近日,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在考察时强调,资源型地区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努力在推动经济转型发展上迈出新步伐”。这一重要论述,为传统工业基地突破发展瓶颈、实现动能转换提供了根本遵循。面对全球产业链重构与“双碳”目标双重挑战,资源型地区必须以创新为引擎,在转型发展中蹚出一条质量更高、效益更好、结构更优的新路,为全国资源型地区转型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以产业升级为“老树”接“新枝”赋能。推动传统产业绿色低碳改造升级,是资源型地区转型的首要任务。以产业升级构筑转型发展新优势,通过技术赋能,让钢铁、有色、建材等传统产业实现工艺流程更新,推广节能低碳和清洁生产技术装备,提升土地、环境、能效、水效和碳排放等约束性标准。同时,大力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加快培育有竞争力的领军企业和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打造一批绿色制造体系和服务体系。推动数字化绿色化协同转型发展,深化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在电力系统、工农业生产等领域的应用,以数字技术赋能绿色转型,最终形成传统产业"破"与新质产业"立"的协同共进格局,通过“立新”与“破旧”的辩证统一,为突破路径依赖筑牢了双向驱动的核心支撑。 以安全稳定为“大厦”筑“地基”固本。转型发展如同航船穿越风浪,既要扬帆奋进,更要稳舵护航。以安全稳定夯实转型发展压舱石,建立就业缓冲垫、企业帮扶网、市场稳定器三维保障体系,通过技能培训、创业扶持、社保兜底等举措,确保转型过程中民生底线不破、社会大局稳定。在基层治理领域,推广网格化、数字化管理模式,将服务触角延伸至社区村落;在安全生产方面,构建人防、技防、物防立体防控网,运用智能监测、预警平台等技术手段,实现风险隐患早发现、早处置。通过多维安全保障体系的创新构建,为转型发展系上“安全带”,确保改革行稳致远。 以生态治理为“山水”塑“容颜”提质。在转型征程中,必须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以生态治理绘就转型发展新底色,实施治山、治水、治气、治城四治联动工程,加强化石能源清洁高效利用,坚决控制煤炭消费,深入推动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同时,大力发展非化石能源,加快西北风电光伏、西南水电等清洁能源基地建设,积极发展分布式光伏、分散式风电。推动交通运输绿色转型,优化交通运输结构,构建绿色高效交通运输体系。这些生态治理的“组合拳”,不仅让受损生态系统重获生机,更推动发展模式从“环境换增长”向“生态促发展”根本性转变,为转型发展注入绿色动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