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2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这一声从严治党的号角,开启了中国共产党作风建设的新篇章。十多年来,八项规定如同“铁规矩”般深刻重塑了党风政风,成为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的亮丽名片。 一、八项规定:小切口推动大变革 从“精简会议活动”到“厉行勤俭节约”,八项规定以具体问题为抓手,剑指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无论是“月饼禁令”终结天价节礼,还是“公务用车改革”取消特权待遇,每一项举措都直击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用“钉钉子精神”一锤接着一锤敲,推动党员干部作风实现根本性转变。 二、数据见证成效:越往后执纪越严 中央纪委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全国累计查处违反八项规定精神问题超过107万起,处理党员干部逾150万人。近年来,“不吃公款吃老板”“电子红包”等隐形变异问题被精准打击,释放出“严字当头、一严到底”的强烈信号。群众纷纷感叹:“过去干部下基层前呼后拥,现在轻车简从;过去办事要‘找关系’,现在窗口服务笑脸相迎。” 三、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 八项规定不是五年十年的规定,而是长期有效的铁规矩。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持续深化纠治‘四风’”,中央纪委将2024年定为“作风整顿深化年”,重点整治“躺平式干部”和“新形象工程”。这充分表明:从严治党只有进行时,必须始终保持“赶考”的清醒,让八项规定化作党员干部内化于心的自觉。 四、你我都是监督者 作风建设离不开群众参与。可通过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四风”随手拍等渠道举报问题,共同守护来之不易的清正风气。每一位党员干部也需牢记:八项规定是带电的高压线,唯有常怀敬畏之心,方能行稳致远。 八项规定改变中国,不仅在于它遏制了歪风邪气,更在于它重塑了党和人民的血肉联系。新征程上,让我们以八项规定为镜,继续擦亮作风建设这张“金色名片”,为强国建设凝聚更加磅礴的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