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中,基层纪检工作肩负着维护党纪、服务群众的重要使命。特别是在上海这样一座经济发达、人口密集的超大城市,基层纪检工作的有效开展,对于净化政治生态、推动城市治理现代化意义深远。 强化监督执纪,保障政策落地生根。基层是政策执行的“最后一公里”,确保各项政策不走样、不变形地落实到群众身边,是基层纪检工作的首要任务。小区门口的早餐摊是否合规经营、老旧小区改造时建材质量有没有猫腻、小区停车收费是否规范——这些群众日常关心的“小事”,正是基层纪检监督的“大事”。通过深化运用“一账三看六清单”精准监督工作机制,对党中央决策部署和市委工作要求进行全方位、全流程监督。这种“盯着钱、盯着事、盯着人”的监督,让惠民政策从“纸上”落到“地上”,也让群众感受到“纪律就在身边”。 整治不正之风,维护群众切身利益。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直接损害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基层纪检监察部门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深入开展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在整治过程中,强化责任落实,凝聚各方合力。直插一线,严肃查处一批群众身边的“蝇贪蚁腐”,形成有力震慑。“群众吐槽的地方,就是监督该发力的方向。”,“从群众抱怨里找线索,在实地走访中找答案”的做法,把监督嵌进了社区治理的末梢,也让“微腐败”无处藏身。同时,聚焦群众关切的“老大难”问题,如“校园餐”、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等,持续推进重点领域整治,办好群众身边具体实事,让群众在正风反腐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加强自身建设,提升履职能力水平。打铁必须自身硬,基层纪检监察干部队伍的素质和能力,直接关系到纪检工作的质量和效果。上海积极推动监察职能向基层延伸,清理规范街道乡镇纪检监察机构主要负责人分工和兼职工作,确保其聚焦主责主业。针对监督执纪执法业务不熟不精的问题,加大培训力度,提升干部的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基层监督不是纪检干部“单打独斗”,而是一场“全民参与的守护”。完善片区协作、组团攻坚等有效机制,着力提升基层监督办案能力。这种“专业监督+群众监督”的联动,让监督从“少数人管多数人”变成“多数人监督少数人”,也让基层的廉洁防线越筑越牢。 基层纪检工作在强化监督执纪、整治不正之风、加强自身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任务。在未来的工作中,需要进一步深化改革创新,不断完善监督体系,提升监督效能,以更加坚定的决心、更加有力的举措,推动基层纪检工作高质量发展,为上海的改革发展稳定提供坚强的纪律保障,让廉洁之花在基层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