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资源型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新时代党治国理政新理念新实践的重要标志,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是解决我国资源环境生态问题的基础之策,是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内在要求。推进资源型地区高质量发展,加快资源型经济转型步伐,是维护国家资源能源安全的重要保障和健全区域协调发展体制机制的重要环节。 一、强化创新支撑,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积极参与国家产业基础再造和重大技术(装备)攻关工程。聚焦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需要,推进链群龙头企业融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体系,调整优化高校布局结构、学科学院和专业设置,增设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新工科”。 推进教育科技人才振兴,实施“领军人才+创新团队+创新项目”精准引才模式,着力健全杰出人才柔性引进机制,广泛吸引全国各行业、各领域高端人才、急需紧缺人才,建成以人的知识智力、技能和实践创新能力为核心的人才储备库。 深入推进“四链融合”发展,统筹“一谷三园”建设,实现晋创谷设区市全覆盖。营造一流创新生态,增强创新驱动牵引力和带动性,主动承接国家重大生产力布局转移,培育申报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晋创谷是山西举全省之力打造的创新驱动平台,是我省开辟新赛道、塑造新动能的重要载体和抓手。要充分发挥晋创谷太原先行示范作用,为全省晋创谷试机制、出经验、创模式。 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农业现代化。乡村振兴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一环。我们要始终高度重视“三农”问题,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过程中,注重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清除阻碍要素下乡各种障碍。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农业政策从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深化粮食收储制度改革,让收储价格更好反映市场供求,扩大轮作休耕制度试点。这些措施旨在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三、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在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过程中,一是深入实施自由贸易试验区提升战略,加快建设海南自由贸易港,推动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全面开放格局。二是抓好支持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八项行动落实落细落地,统筹推进重大标志性工程和“小而美”民生项目。三是深化外商投资和对外投资管理体制改革,落实全面取消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措施,进一步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这些措施旨在提高中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 推动资源型地区转型发展需要在科技、产业、营商环境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施策,以实现资源型地区经济的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需要我们保持战略定力、坚定信心、久久为功。”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三晋大地的经济必将迎来更加辉煌的明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