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码,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0|回复: 0

精准“亮剑”违规吃喝 严守纪律 与民生天平

[复制链接]
已绑定手机

241

主题

0

回帖

787

积分

注册会员

积分
787
发表于 昨天 05: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近期,随着全国多地大力整治违规吃喝,相关话题引发社会高度关注与广泛热议。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发布典型问题通报,为党员干部敲响了警钟,同时也明确了公职人员违规吃喝的认定标准,让整治工作有了更清晰的依据。
违规吃喝绝非简单的“口腹之欲”,其背后往往隐藏着权力寻租、公款滥用等沉疴。接受、提供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宴请,违规出入私人会所吃喝,违规组织、参加用公款支付的宴请,超标准、超范围接待或者借机大吃大喝……这些行为严重破坏党风政风,侵蚀群众信任,啃食公共资源,损害党的形象。从中央到地方,坚决整治违规吃喝,正是以“小切口”撬动“大成效”,向“四风”问题坚决说“不”,是刀刃向内的自我革命,更是民心所向的必然选择。​
然而,在整治过程中,一些不实消息和曲解误读也随之流传。比如将工作日“禁酒”解读为“全面禁酒”,把“违规吃喝”与“吃喝都违规”划等号,甚至传言“公职人员3人以上不能聚餐”,宣称“整治违规吃喝损害餐饮消费”等。这些言论不仅误导公众、造成困惑,也给整治工作带来了一定干扰。事实上,从中央到地方的各项“禁酒令,核心始终是规范公务行为、严明纪律红线,而非“一刀切”地阻绝正常人际交往。党员干部同样享有节假日亲友小聚以及正常私人交往的权利,关键在于守住“不影响公务”“不铺张浪费”“不利益输送”的底线。​
还有个别地方在执行过程中出现“层层加码”现象,将“禁止违规吃喝”简单等同于“禁止吃喝”。凡聚餐就审查、凡宴请就干预,甚至普通党员干部自己掏钱请两三好友聚一聚也不行。这种做法看似“积极作为”,实则是懒政和形式主义的变种,不仅让商家失去生意、影响餐饮行业发展,也让民生烟火变得黯淡,最终损害的是群众利益和政府公信力。
集中整治违规吃喝,要做到精准“亮剑”。一方面,必须坚持全面从严、一严到底,对群众反映强烈的公款吃喝、餐饮浪费等歪风陋习露头就打、反复敲打,深挖细查违规吃喝背后的腐败问题,让纪律的高压线真正带电。另一方面,也要注意区分违规吃喝和正常餐饮消费,为正常消费亮绿灯。要明确“红线”与“绿灯”,公款奢靡宴席、利益勾兑的酒桌交易,必须坚决查处;而自费团聚的家宴、合规商务的餐叙,则应予以保障。同时,把握好“尺度”,纪律剑指权力异化的贪腐病灶,而非对私域里的寻常人情“上纲上线”。
对于餐饮行业而言,整治违规吃喝也并非“灭顶之灾”。那些靠“舌尖上的腐败”红火一时的餐厅饭店,确实会受到影响,但这也正是行业健康升级的契机。餐饮企业应回归品质与服务,让“实惠”重入菜单,以特色和口碑重聚人气,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
整治违规吃喝是一场持久战,既不能“走神”更不能“散光”。各地在执行时,应严格区分违规吃喝与正当的餐饮需求,既要锚定“腐败零容忍”的铁规矩,又要守住“烟火不熄灭”的民生线。只有这样,才能让整治行动真正取得实效,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和社会环境,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注入清朗强大的精气神。





上一篇:从陈云精神中汲取奋进力量
下一篇:明确违规吃喝标准,筑牢廉洁从政防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投稿必读
1、任何抄袭文章禁止投稿,所有稿件必须原创,一经发现文章涉嫌抄袭,全网通报,并且永久拉黑
2、机动记者组即单位账号,在为本单位同事投稿时,务必确认该稿件是原创,如非原创本网将依法协助原著作者追究法律责任,并全网通报
3、独家专投版块稿件,均默认为作者只投稿时评在线一家,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4、请各位作者自觉遵守相关法律。 5、时政评论只能投稿到独家专投区,请勿投稿到其它任何板块,新闻稿件请投稿到新闻板块专区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绿益添商城 ( 渝ICP备16004013号-3 )

GMT+8, 2025-7-3 23:01 , Processed in 0.251236 second(s), 4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