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码,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6|回复: 0

以中长期规划绘中国式现代化壮阔画卷

[复制链接]
已绑定手机

21

主题

0

回帖

124

积分

注册会员

积分
124
发表于 5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6月16日出版的第12期《求是》杂志发表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的重要文章《用中长期规划指导经济社会发展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一种重要方式》。文章强调,科学制定和接续实施五年规划,是我们党治国理政一条重要经验,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个重要政治优势。广大党员干部要锚定中长期规划,不断开辟发展新境界,奋力绘就中国式现代化的壮阔画卷。

      “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中长期规划作为国家发展的顶层设计与行动纲领,其前瞻性与系统性直接决定国家航程的方位与效能。回望征程,从“一五”计划奠定工业根基的坚实步履,到“十四五”规划擘画高质量发展的崭新篇章,每一个五年蓝图的精准落笔,都深刻契合时代发展的强劲脉搏,有力驱动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历史性跨越、综合国力的全方位跃升、人民生活的根本性改善,铸就了举世公认的经济腾飞奇迹与社会长治久安典范。立足当下,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科技浪潮奔涌、产业格局重塑,国际风云变幻莫测,风险挑战交织叠加。身处伟大时代变革前沿,广大党员干部尤需涵养洞悉未来的战略眼光与登高望远的全局思维,深刻把握世界发展演进之大势,精准锚定我国在全球坐标中的历史方位与时代机遇。必须始终坚持以创新为第一动力、协调为内生特点、绿色为普遍形态、开放为必由之路、共享为根本目的的新发展理念为根本遵循,以如椽巨笔精心描绘发展蓝图。在谋划本地区、本领域的发展方略时,务必自觉将其融入国家战略全局的宏阔版图,立足实际、着眼长远,确保规划部署上下贯通、前后衔接、协同共振,以“一张蓝图绘到底”的定力与韧劲,为民族复兴伟业奠定坚实根基。

      “坐而论道,不如起而行之。”宏伟的规划擘画之后,核心要义在于落地生根。从纸面蓝图到生动实景,离不开筚路蓝缕、胼手胝足的拼搏意志,更依赖于精准高效的执行机制与坚实保障。唯有以钉钉子精神狠抓落实,确保各项部署扎深土、结硕果,方能把规划的璀璨愿景浇灌成经济社会发展的丰饶沃野。值此“十四五”规划收官冲刺与“十五五”规划谋篇启新的关键交汇点,亦是全面深化改革纵深挺进的攻坚之年。踏上新的赶考之路,广大党员干部尤需扛起如山使命,力戒空谈、崇尚实干、务求实效。要在重大工程阵地吹响冲锋号角,于乡村振兴热土深耕细作察实情,向科技自立自强高地发起“攻城拔寨”,以“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锐气,向积存多年的顽瘴痼疾开刀,于错综复杂的风险挑战中突围。秉持“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境界担当,将规划的战略图细化为施工图、转化为实景画,让每项政策掷地有声,让每个目标开花结果,以扎扎实实的奋斗答卷回应时代与人民的重托。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国家发展的坚实根基与力量源泉。一切良政善治与发展擘画,皆应根植于民心所向、呼应民生所盼,从人民实践中汲取智慧,最终回归人民福祉的提升。这一理念,既闪耀在“智慧城市”建设中对民情民意的“数据穿透式”感知与响应,使政策精准锚定“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浸润于“老旧小区改造”“15分钟便民生活圈”等民生实事的点滴推进之中。中长期规划的脉搏始终与人民的心跳同频共振,让百年大党“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赤诚底色历久弥新。广大党员干部须时刻铭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坚持顶层设计与问计于民相统一。在政策酝酿之时,当俯身深入田间地头、社区街巷,拜人民为师,向群众求教,广纳社会期盼、民间智慧、专家灼见、基层真经,使规划编制真正成为汇聚民智、反映民意、凝聚民心的过程。聚焦解决群众急难愁盼,让发展的阳光雨露公平普惠,最终绘就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可感可触可及的幸福画卷。





上一篇:以中长期规划为纲,擘画中国式现代化新蓝图
下一篇:干事创业 计划为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投稿必读
1、任何抄袭文章禁止投稿,所有稿件必须原创,一经发现文章涉嫌抄袭,全网通报,并且永久拉黑
2、机动记者组即单位账号,在为本单位同事投稿时,务必确认该稿件是原创,如非原创本网将依法协助原著作者追究法律责任,并全网通报
3、独家专投版块稿件,均默认为作者只投稿时评在线一家,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4、请各位作者自觉遵守相关法律。 5、时政评论只能投稿到独家专投区,请勿投稿到其它任何板块,新闻稿件请投稿到新闻板块专区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绿益添商城 ( 渝ICP备16004013号-3 )

GMT+8, 2025-7-1 20:45 , Processed in 0.265750 second(s), 4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