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意见》。“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任务。我们要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通过多方协同、学透政策和群众满意,用心用情服务群众,做优做实保障民生。 多方协同,筑牢民生保障底线。破解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往往涉及多部门,通过“多格合一”机制,城运、信访、公安等职能部门下沉,入户走访、联席会议,整合资源、打破壁垒,各方聚合力针对不同群体需求开展政策定向宣讲、助学助医稳就业等民生保障工作,同时实现部门数据共享、覆盖面广且精准,群众少跑一次,办事效率不断提升,不断织密民生保障网,切实将群众“问题清单”变成“幸福账单”。 学透政策,提高民生保障能力。民生保障涉及社会保障、就业保障、教育保障等多方面,而政策落实是民生保障的关键环节。我们要加强对各项政策学习,通过“业务培训+个人学习”,掌握政策内容、针对群体、申报条件等,不断提高自身政策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确保政策惠及到每位群众,落实到位。如针对低收入群体帮扶政策,通过“面对面”核实情况,“一对一”讲解和解答帮扶救助政策,帮助低收入群体及时了解并享受到政策。 群众满意,答好民生保障答卷。破解“急难愁盼”,就是要让群众真切感受到生活更方便了、住房有保障、就医更快捷了、孩子享受更公平教育了。以前看病就医要排很长队伍,现在可以直接线上预约挂号、检验报告线上看,有些医院还能将报告线上给医生诊断,“家门口医院”软硬件也在不断提升......医疗服务大提质,就医体验大升温,群众就医问题不断得到解决,真正把民生保障工作办到群众心坎里。以群众满意为标尺,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不断创新改革,不断增强群众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我们要扎实做好民生保障工作,答好民生答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