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码,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47|回复: 0

金融活水的源头滋养

[复制链接]
已绑定手机

14

主题

0

回帖

58

积分

注册会员

积分
58
发表于 2025-6-25 15:33: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985年的厦门特区,面临着"捧着金饭碗要饭"的困境——坐拥侨乡优势却缺乏资金支持。时任厦门市委常委的习近平同志创造性提出"以侨引侨、以侨引台"策略,推动成立厦门国际银行,这个中国金融业改革开放的"破冰之举",正是"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的生动写照。三十多年后回望这段历程,其金融论述中蕴含的战略思维、为民情怀和改革魄力,愈发显现出穿越时空的思想光芒。
一、理论深井:三个维度解构思想精髓
在宁德首创"林业股份制",将"活树变活钱"的林权抵押贷款模式,打破了"资源难变资产"的魔咒。这种"生态资本化"理念,比联合国"绿色金融"倡议早了整整二十年。
主持制定的《福州20年经济社会发展战略》,首次将金融业单列篇章规划,提出"构建多层次金融市场体系",这种超前布局为福建打造出"民营经济-侨资金融-外向经济"的黄金三角。
1991年处置福州城市信用社危机时强调"金融安全是经济安全的核心",这一论断成为后来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思想雏形。
二、实践长河:从闽江到长江的治理智慧
制度创新的基因密码
厦门航空利用杠杆租赁引进飞机的案例,开创了"小财政办大交通"的范式。如今国产大飞机C919的融资租赁模式,仍能看到当年探索的影子。
科技赋能的先手棋
当年推动福建农信社电子化建设的决策,与当前数字人民币在福建的试点形成历史呼应。莆田"金银谷"数字金融示范区,正是对其"用现代科技重塑金融毛细血管"理念的当代实践。
开放胸怀的时空对话
引进科威特政府贷款建设厦门机场的往事,与如今亚投行支持"海丝"核心区建设,共同诠释着"金融外交"的中国智慧。
三、时代回响:新时代金融工作的坐标系
站在建设金融强国的新起点,这些实践给予我们三重启示:
服务实体的本色不能变,要延续"金融输血制造业"的闽商传统;
守正创新的基调不能偏,需继承"既防风险又促发展"的辩证思维;
人民至上的初心不能忘,须发扬"金融扶贫"的宁德模式。正如三明林权改革见证的那样,真正的金融创新,永远生长在人民群众的沃土之中。
从闽江畔的金融破冰到黄浦江边的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习近平同志的金融思想如同奔涌的活水,既滋润了八闽大地,更汇入了新时代中国特色金融发展道路的浩荡长河。当我们今天推行"普惠金融"、建设"绿色银行"时,实际上都是在续写这段跨越世纪的金融改革篇章。





上一篇:筑牢思想防线:深刻认识整治工作的时代意义
下一篇:以作风之笔绘就供水新画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投稿必读
1、任何抄袭文章禁止投稿,所有稿件必须原创,一经发现文章涉嫌抄袭,全网通报,并且永久拉黑
2、机动记者组即单位账号,在为本单位同事投稿时,务必确认该稿件是原创,如非原创本网将依法协助原著作者追究法律责任,并全网通报
3、独家专投版块稿件,均默认为作者只投稿时评在线一家,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4、请各位作者自觉遵守相关法律。 5、时政评论只能投稿到独家专投区,请勿投稿到其它任何板块,新闻稿件请投稿到新闻板块专区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绿益添商城 ( 渝ICP备16004013号-3 )

GMT+8, 2025-7-17 20:51 , Processed in 0.190530 second(s), 4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