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风建设是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各项工作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党的作风是党的形象,是观察党群干群关系、人心向背的晴雨表。”因此,加强作风建设,不仅关乎党的执政根基,更关乎国家的发展与人民的福祉。 我们的国家,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大国,回顾历史,我们不难发现作风不良的组织架构,必然会越来越涣散最终走向奔溃。我们进入了新时代,现代化的发展,让更多人享受到了现代化生活的美好和便捷。在这种硬件、技术越来越先进的时代,我们人员的作风问题,依然不能被忽视。 作风建设是党的生命线。
党的作风体现党的宗旨、性质和形象。良好的作风能够凝聚人心、赢得群众信任,而作风不正则会导致脱离群众、损害党的威信。历史和现实都证明,作风建设是党永葆生机与活力的关键所在。 作风建设是推动发展的动力。
作风决定作为,作为决定成效。只有具备扎实的作风,才能在复杂多变的形势下保持定力,在艰难险阻中迎难而上,推动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作风建设是服务人民的根本
我们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风建设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只有坚持求真务实、密切联系群众,才能真正做到为民服务。 尽管我们在作风建设上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抬头。一些干部习惯于“走过场”“做表面文章”,工作中重形式轻实效,缺乏深入基层、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担当意识不足。部分干部在面对困难时畏首畏尾,缺乏攻坚克难的勇气和担当精神,存在“等、靠、要”的思想。 纪律松弛、作风散漫。个别干部纪律意识淡薄,工作中存在懒政怠政现象,甚至出现不作为、慢作为等问题。 面对当前形势下我们遇到的问题,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导党员干部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从思想上筑牢作风建设的根基。针对作风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要敢于动真碰硬,逐一排查、逐一整改。特别是要坚决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切实减轻基层负担。党员干部要带头弘扬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作风,勇于担当、敢于负责,以“钉钉子”精神抓好各项工作落实。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倾听群众呼声,解决群众困难,切实做到为民办实事、解难题。 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没有休止符。我们要以更加坚定的决心、更加扎实的举措,持之以恒推进作风建设,为党和人民的事业提供坚强的作风保障。以实干的精神推动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