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听到一个新词“跑步机式干部”,这个比喻很新鲜,同样也很辛辣。“跑步机式干部”现象的存在就像一场隐形的内耗,看似诚恳实则低效的工作状态背后,既消磨青年干部的成长锐气,又透支干部队伍的生机活力。青年干部是事业发展的生力军,莫要让青年干部陷入“跑步机式”的陷阱当中。各级单位应当结合当前正在开展的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三管齐下破局“跑步机式干部”现象。 校准考核指挥棒,破除虚功假敬“迷魂阵”。部分考核指标过分强调过程规范,却忽视了结果导向,让台账做得很精美、问题一样都没解决的现象有了生存的土壤。这种跑步机式干部的虚功假敬,危害不容小觑。只要放任不管,默认和鼓励这种行为,不仅消耗了基层干部的宝贵时间、精力,助长了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浪费了宝贵的公共资源,动摇了基层治理的根基。根治这类顽疾,需要各级单位校准考核指挥棒,不查台账查实效,看过程更要看结果,多用四不两直的调查手段,深入基层查实情、问实效。倒逼干部从"台账精美"转向"解题精准"。 装上工作导航仪,破除方向错位“假把式”。有的干部把开会当落实,把留痕当成绩,通过频繁开会,立即发文,形成声势,让自己负责的工作得到曝光率。就像在高速上开车的人,只顾盯着仪表盘的速度,一味追求里程,没有意识到目的是北京,但你开往的方向是南京。各级党员干部要装饰自己工作的导航仪,建立好自己的三维坐标轴,将年度重点任务分解为“目标轴、进度轴、成效轴”,以上进的思维、正确的方向把工作做实做细,唯有卸下“形式主义方向盘”,握紧“高质量发展导航仪”,方能在新时代征程中蹄疾步稳、致远行稳。 掌握科学工作法,破除蛮干苦干“死循环”。有的同志信奉多做多错、少做少错用战术上的忙碌,掩盖战略上的懈怠。对这类“跑步机式干部”,既要看到其“空转消耗”的问题,更要保护“不愿躺平”的劲头。可以通过营造容错空间场,为敢于创新的干部撑腰,让洗碗的人不怕摔碗。对待工作不躺平不行的是缺乏科学的方式方法,只只会蛮干苦干。这种个别干部我们要保护其积极性的同时,通过各种业务培训和实战演练,让他的能力与热情呈现正态分布,让更多跑步机干部变成真正的马拉松干部。 "跑步机式干部"如同温水煮蛙,看似平稳安逸实则危机暗藏。培养青年干部须以"逆水行舟"的清醒打破舒适区,以"响鼓重锤"的力度锤炼真本领,方能锻造出堪当时代重任的先锋力量,在新时代赶考路上跑出加速度、干出新业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