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是城市治理的 “最后一公里”,也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 “神经末梢”。在社区工作中,加强廉洁自律不仅关乎社区工作者的个人形象,更直接影响着社区治理的成效和党群关系的和谐。只有每一位社区工作者都坚守廉洁底线,才能为社区居民营造风清气正的生活环境,推动社区高质量发展。 一、强化思想教育,夯实廉洁自律的根基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强化思想教育是加强社区工作者廉洁自律的关键。社区应定期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廉政教育活动,通过廉政党课、警示教育片观看、廉政故事分享等方式,将廉洁理念深深植入社区工作者心中。廉政党课可以邀请党校专家或纪检干部,围绕党纪法规、典型案例等内容,深入浅出地讲解廉洁自律的重要性和具体要求,让社区工作者深刻认识到廉洁从政是不可逾越的红线。观看警示教育片则以真实发生的腐败案例为教材,直观地展现腐败行为对个人、家庭和社会造成的严重危害,起到强大的震慑作用。廉政故事分享会鼓励社区工作者分享身边廉洁奉公的先进事迹,以榜样的力量引导大家见贤思齐,自觉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权力观,从思想源头上抵制腐败的侵蚀。 二、完善制度建设,扎紧权力运行的笼子 健全的制度是规范社区工作者行为、保障廉洁自律的重要保障。要建立健全社区各项工作制度,明确社区工作的流程、标准和责任,确保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在社区事务决策方面,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对于重大事项、重要项目安排和大额资金使用,必须经过社区党组织会议、居民代表会议等集体讨论决定,杜绝 “一言堂” 现象。例如在社区环境改造项目中,从项目的立项、招标到施工监督、验收等各个环节,都要有详细的制度规定和严格的操作流程,保障每一个步骤都公开透明,接受居民的监督。 三、加强监督管理,织密廉洁自律的监督网 有效的监督是确保社区工作者廉洁自律的重要手段。要构建多元化的监督体系,充分发挥党内监督、群众监督和社会监督的作用。社区党组织要切实履行好党内监督职责,加强对社区党员干部的日常管理和监督,定期开展廉政谈话,及时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和工作情况,对发现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早提醒、早纠正。 四、提升个人修养,涵养廉洁自律的内在自觉 社区工作者自身的修养和素质是廉洁自律的内在支撑。每一位社区工作者都应不断提升自身的道德修养和业务能力,以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在道德修养方面,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树立正确的义利观和得失观,做到诚实守信、公道正派、清正廉洁。时刻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把居民的利益放在首位,摒弃私心杂念,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