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在上海考察时提出“加快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高地”,这一指示不仅为上海发展锚定方向,更赋予其服务国家战略、引领全球创新的历史使命。上海正以“模速空间”等创新载体为突破口,构建科技与产业深度融合的生态体系,彰显出打造全球科创高地的战略定力与实践路径。 一、政策引领:国家战略赋能上海创新使命 总书记的号召直指上海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核心地位。作为首个“国家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区”,上海肩负着破解关键领域“卡脖子”问题、推动科技自立自强的重任。通过“模速空间”这一人工智能专业孵化平台的成功实践,上海已形成“技术研发-场景应用-产业转化”的闭环生态,展现出以点带面、抢占全球科技制高点的雄心。 二、技术突破:聚焦人工智能与未来产业制高点 上海的科技创新高地建设以人工智能为核心引擎。总书记在“模速空间”考察时,充分肯定了上海通过大模型技术赋能千行百业的成效。目前,该平台已集聚100余家企业,推动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例如上海联通的“四院八室”架构聚焦人工智能、数据要素等八大核心技术,构建起从基础研究到场景落地的全链条支撑体系。这种“技术攻关+垂直应用”的双轮驱动模式,正加速重塑全球产业竞争格局。 三、生态构建:企业创新与制度创新协同发力 上海的科创高地建设强调市场化与技术化“双轮驱动”。上海联通等企业的“四院八室”架构,既瞄准战略前瞻性技术研究,又深耕垂直领域场景化应用,为企业提供技术赋能的同时,也推动创新资源的高效配置。此外,政府通过完善知识产权保护、数据要素流通等制度,为创新生态注入活力,例如“模速空间”的快速成长便离不开政策对人工智能产业的专项支持。 四、未来展望:从“中国高度”到“全球影响力” 上海的科创高地建设需超越单一技术突破,着力塑造全球创新话语权。一方面,应强化国际科技合作,吸引全球顶尖人才与机构参与;另一方面,需推动长三角科创资源一体化,形成辐射全国的创新网络。正如总书记所言,要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和“敢为人先”的魄力,将上海打造成全球创新要素集聚的“强磁场”。
上海建设全球科技创新高地,既是国家赋予的历史使命,也是应对全球科技竞争加剧的必然选择。唯有以核心技术突破为根基,以开放生态为纽带,以制度创新为保障,方能实现从“跟跑”到“领跑”的跨越,为世界科技创新贡献中国智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