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治,天下安。基层干部是党在基层的“形象代言人”,是政策落地的“最后执行者”,更是群众利益的“直接守护者”。加强基层廉政建设,既是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夯实党的执政根基、护航乡村振兴的关键之举。当前,部分基层干部存在“微权力”滥用、作风漂浮、纪律意识淡薄等问题,不仅损害群众切身利益,更动摇基层治理的公信力。破解基层廉政建设难题,需以“思想铸魂、制度固基、监督增效”为抓手,构建基层廉政建设新格局。 拧紧“总开关”,筑牢廉政“防火墙”;以理论清醒保证政治坚定,以思想自觉引领行动自觉。依托基层党校、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等阵地,常态化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引导基层干部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初心使命。挖掘本土红色资源与传统文化中的廉洁元素,打造基层廉政文化示范点。通过廉政故事宣讲、家风家训分享会、廉政主题文艺演出等形式,让廉洁理念融入基层干部日常生活,形成“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社会风尚。选取基层“微腐败”典型案例,制作警示教育片、编发警示录,开展“以案释纪、以案促改”专题活动。通过“身边人讲身边事、身边事教育身边人”,让基层干部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 制度约束:扎紧“铁笼子”,规范权力“运行链”;权力缺乏监督,必然滋生腐败;制度笼子不牢,难免“牛栏关猫”。厘清权责边界:全面梳理基层干部职责清单,明确村级事务决策、资金管理、项目审批等关键环节的操作规范,杜绝“权力模糊地带”。例如,推行“四议两公开”工作法,确保重大事项决策民主透明。依托公开栏、微信公众号、微信群等平台,实时公开惠民政策落实、集体资产处置、工程项目进展等信息,保障群众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建立“群众点题、干部答题”机制,对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及时回应、限期整改。整合基层纪检监察力量,建立“乡镇纪委+村务监督委员会+群众监督员”联动监督体系。聚焦乡村振兴领域,重点查处截留挪用惠农资金、优亲厚友、吃拿卡要等违纪行为,对“蝇贪”“蚁腐”露头就打,形成强力震慑。 “廉者,政之本也。”以廉政建设促作风转变,引导基层干部主动下沉一线,解决群众“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加强基层干部廉政建设,是一场攻坚战,更是一场持久战。唯有以“钉钉子”精神抓常抓细抓长,才能让基层干部真正成为群众的“贴心人”“领路人”,才能以基层清风正气涵养政治生态“绿水青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