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码,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85|回复: 0

八项规定精神:从“制度约束”到“文化自觉”的深层变革

[复制链接]
已绑定手机

251

主题

0

回帖

819

积分

注册会员

积分
819
发表于 2025-4-29 15:11: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央八项规定实施以来,党风政风为之一新,社会风气明显好转。然而,在深入贯彻八项规定精神的学习教育工作中,一些党员干部仍存在"学归学、做归做"的现象,有的把学习教育当作"完成任务",有的在具体执行中搞"变通""打擦边球"。这表明,作风建设不能仅靠制度约束,更要推动从"外在规范"向"内在自觉"的转变,让八项规定精神真正成为党员干部的思想共识和行为习惯。  
一、警惕学习教育中的"形式化"倾向  
当前,一些单位在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中存在"走过场"问题。比如,有的部门组织集中学习时,只是照本宣科读文件,缺乏深入讨论;有的干部撰写心得体会时,东拼西凑、应付了事;甚至个别单位把学习次数、笔记字数作为考核标准,导致"为了学习而学习"。这种形式化的教育方式,不仅难以入脑入心,还可能助长新的形式主义。  
要破解这一问题,必须创新学习方式。例如,某地纪委监委在开展警示教育时,不再局限于开会传达,而是组织干部走进法院旁听职务犯罪庭审,让违纪违法者的忏悔成为最生动的教材;有的单位利用新媒体平台,制作"微案例""微视频",以更鲜活的方式增强学习效果。只有让学习教育真正触动思想,才能避免"学用脱节"。  
二、防止执行中的"变通思维"  
八项规定精神落实过程中,一些干部仍然存在侥幸心理。比如,有的将公款吃喝转移到隐蔽场所,以"私人聚会"名义报销;有的借调研之名变相旅游,把超标准接待解释为"工作需要";还有的通过电子礼品卡、快递送礼等方式规避监督。这些行为表明,仅靠外部监督还不够,必须从思想源头上筑牢防线。  
某地曾查处一起案例:一位局长为规避检查,将违规接待费用拆分成多张小额发票报销,自以为"天衣无缝",最终仍被大数据监督系统发现。这一案例警示我们,制度的笼子越扎越紧,任何"变通"手段都难逃监督。但更重要的是,党员干部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认识到"变通"不是智慧,而是对纪律底线的挑战。  
三、推动"他律"向"自律"的转变  
八项规定精神的深入贯彻,不能仅依赖监督和惩处,更要培育党员干部的自觉意识。从"不敢腐"到"不能腐"再到"不想腐",关键在于让纪律要求内化为个人修养。  
一些地方的做法值得借鉴:有的单位开展"廉洁家访",让家属成为"八小时外"的监督者;有的建立"干部作风档案",将日常表现纳入考核;还有的鼓励干部主动报告个人事项,增强自我约束意识。这些举措不仅强化了制度约束,更促进了文化养成。当守纪律、讲规矩成为党员干部的自然选择,八项规定精神才能真正落地生根。  
八项规定精神的贯彻,既是一场制度变革,也是一场思想革命。学习教育不能停留在表面,而要通过创新方式、深化认识,让党员干部从"被动遵守"转向"主动践行"。唯有如此,才能让清廉之风成为常态,让务实担当成为习惯,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作风建设没有休止符,只有持续发力、久久为功,才能让八项规定精神在新时代焕发更强大的生命力。





上一篇:以审计之力 筑八项规定精神坚固防线
下一篇:贯彻中央八项规定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投稿必读
1、任何抄袭文章禁止投稿,所有稿件必须原创,一经发现文章涉嫌抄袭,全网通报,并且永久拉黑
2、机动记者组即单位账号,在为本单位同事投稿时,务必确认该稿件是原创,如非原创本网将依法协助原著作者追究法律责任,并全网通报
3、独家专投版块稿件,均默认为作者只投稿时评在线一家,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4、请各位作者自觉遵守相关法律。 5、时政评论只能投稿到独家专投区,请勿投稿到其它任何板块,新闻稿件请投稿到新闻板块专区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绿益添商城 ( 渝ICP备16004013号-3 )

GMT+8, 2025-8-23 07:22 , Processed in 0.167500 second(s), 4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