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码,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07|回复: 0

莫让“智能”变“失能”

[复制链接]
已绑定手机

23

主题

0

回帖

93

积分

注册会员

积分
93
发表于 2025-3-25 15:20:5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目前,DeepSeek、ChatGPT等生成式AI炙手可热,各行各业都在积极拥抱这一新技术,与之相关的应用也是“遍地开花”。
不可否认,人工智能技术正在为基层治理注入新动能,如可以实现数据统计一键生成、公文模板自动填充、群众咨询智能应答。但笔者发现,目前,部分干部将AI视为“万能钥匙”,从材料撰写到决策判断,皆以技术代劳,这无疑是变相的“懒政”。技术本应如车马助人远行,但若将“工具”当作“双腿”,久而久之,必致足不能行、脑不能思。当干部患上了“AI依赖症”,沉迷于AI的“一键生成”,便会失去调研走访的基本功和独立思考的真本领。
基层工作的核心在“人”而非“器”,基层治理的本质是人心工作,需要用脚步丈量民情,用真心感知冷暖。“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这种对百姓疾苦的敏锐体察,这种枝叶关情的深沉情怀,绝非算法可以模拟。AI虽能提供标准化的数据分析,却无法传递群众话语中的弦外之音;虽能预测风险趋势,却难以捕捉市井巷陌的喜怒哀乐。若用冰冷的屏幕替代温热的握手,用程式化回复消解面对面的沟通,基层工作的“血肉联系”便可能沦为“数据连线”。
基层干部既要借AI之力提效,更需以实践为基求真。报表不能替代田间地头的调研,智能客服无法取代促膝长谈的倾听,须以“工具理性”服务“价值理性”。例如:用AI处理重复劳动,腾出更多时间走入群众当中;借数据分析辅助决策,但始终保持“打破砂锅问到底”的求证精神。唯有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方能在技术浪潮中守住为民服务的初心,方能走好新时代的群众路线。
“君子使物,不为物使”。面对AI技术,基层干部当如驾驭骏马的骑手,既善借技术之力驰骋,亦紧握缰绳把控方向。唯有让技术服务于人而非凌驾于人,方能在数字化浪潮中筑牢党群连心桥,让基层治理始终保有温暖的底色。




上一篇:公职人员坚守使命,共绘服务民众新画卷
下一篇:谱写云南发展新篇章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投稿必读
1、任何抄袭文章禁止投稿,所有稿件必须原创,一经发现文章涉嫌抄袭,全网通报,并且永久拉黑
2、机动记者组即单位账号,在为本单位同事投稿时,务必确认该稿件是原创,如非原创本网将依法协助原著作者追究法律责任,并全网通报
3、独家专投版块稿件,均默认为作者只投稿时评在线一家,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4、请各位作者自觉遵守相关法律。 5、时政评论只能投稿到独家专投区,请勿投稿到其它任何板块,新闻稿件请投稿到新闻板块专区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绿益添商城 ( 渝ICP备16004013号-3 )

GMT+8, 2025-8-23 17:02 , Processed in 0.190619 second(s), 4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