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吹响了反腐败斗争向纵深推进的号角。全会提出的“两个历史主动”论断,深刻揭示了反腐败斗争的战略价值——这不仅是一场清除毒瘤的“外科手术”,更是一场重塑政治生态的“系统革命”。当我们将反腐败斗争置于中国式现代化的宏大叙事中,便能发现这场斗争的深层逻辑已超越简单的惩贪治腐,而是要通过制度重构与文化重塑,实现政治肌体的自我净化与持久健康。 全会用“两个历史主动”概括反腐败斗争的历史性成就,这绝非简单的功绩总结,而是对反腐败斗争本质的深刻揭示。腐败问题如同政治生态的污染源,其滋生蔓延会破坏党的执政根基。新时代反腐败斗争通过“不敢腐”的惩戒、“不能腐”的约束、“不想腐”的教育,构建起一套完整的生态修复系统。如同治理河流污染,既要清理河道垃圾,更要关闭排污源头,修复流域生态。金融、国企等重点领域的系统整治,正是通过打破“权力-资本”灰色链条,重塑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当前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腐败存量尚未清除、增量仍在发生。全会强调“坚持用改革精神和严的标准管党治党”,直指腐败滋生的“土壤”问题。制度漏洞如同政治生态的“地质断层”,必须通过深化改革来修复。监察法修改中的“再派出”机制,将监督触角延伸至基层“神经末梢”;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则致力于培育“崇廉尚洁”的文化土壤。这些举措如同在政治生态中植入“基因编辑”技术,从根源上改变腐败滋生的条件。 反腐败斗争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任务。我们要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和坚定的决心,以更加鲜明的态度、更加有力的措施、更加务实的工作作风,推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不断取得新的更大成效。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强有力的政治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