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任何时候都不能松懈。” 习近平同志围绕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发表的一系列重要论述,为推进作风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对于身处基层一线的社区工作者而言,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以钉钉子精神纠治 “四风”,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这是提升社区治理水平、增强居民幸福感的关键所在。 社区是服务群众的 “最后一公里”,社区工作者的作风直接关系到党和政府在群众心中的形象。在日常工作中,我们必须坚决摒弃形式主义,不能让 “面子工程”“虚假政绩” 在社区落地生根。要知道,社区的每一项工作,从环境卫生整治到居民矛盾调解,从政策宣传落实到困难群体帮扶,都实实在在地影响着居民的生活。比如在老旧小区改造项目中,不能仅仅为了完成任务而走过场,要深入了解居民需求,从改造方案的制定到施工过程的监督,每一个环节都要真抓实干,确保改造后的小区真正让居民满意,让这项民生工程成为居民幸福生活的新起点。 官僚主义也是社区工作中必须坚决抵制的 “四风” 之一。社区工作者绝不能高高在上,脱离群众。我们要时刻牢记自己的职责是为居民服务,主动倾听居民的声音。通过建立社区意见箱、开展线上线下民意调查、定期召开居民议事会等多种方式,畅通居民反映问题的渠道。只有这样,才能及时了解居民的所思所想所盼,把工作做到居民的心坎上。就像处理社区停车难问题,如果不深入群众了解实际情况,拍脑袋做决策,很可能出台的措施无法解决根本问题。只有广泛收集居民意见,结合社区实际,合理规划停车位,加强停车管理,才能有效缓解停车难题。 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同样与社区工作的宗旨背道而驰。社区工作环境相对艰苦,任务繁杂琐碎,需要我们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更要精打细算,把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无论是组织社区活动,还是采购办公物资,都要秉持勤俭节约的原则,杜绝铺张浪费。每一次社区活动的策划,都要充分考虑性价比,用最少的资金办出最有意义的活动,让居民在活动中感受到社区的关怀和温暖。 为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加强思想教育也是关键。定期组织社区工作者学习党的理论和方针政策,开展廉政教育和职业道德培训,让每一位工作者深刻认识到作风建设的重要性,从思想深处筑牢抵制 “四风” 的防线。 “积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也;众智之所为,则无不成也。” 只要每一位社区工作者都能以优良作风为指引,用心用情用力做好社区工作,我们就能汇聚起推动社区发展的强大力量,为居民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环境,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社区力量。让我们以实际行动,让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在社区落地开花,让良好的作风成为社区工作的亮丽名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