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21日,上海全市组织部长会议在市委党校召开,这场会议既是对全国组织部长会议精神的贯彻,也是对上海组织工作如何赋能高质量发展的一次系统性谋划。在“十四五”规划收官与新一轮改革深化交织的关键节点,会议提出以组织工作为支点,撬动“中国式现代化上海新篇章”的宏伟蓝图,为新时代党建赋予了更深刻的内涵——组织工作不仅要“守正”,更要“创新”;不仅要“强基”,更要“赋能”。当“红色基因”融入城市肌理,当“干部敢为”成为普遍状态,当“人才磁场”释放强劲引力,上海书写的将不仅是自身高质量发展的答卷,更是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组织工作创新的“上海样本”。 坚持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从“物理覆盖”到“化学反应”。会议明确要求,组织工作需“在服务大局中找准发力点”,而基层治理正是这一要求的核心战场。上海近年来持续常态化落实“四百大走访”“多格合一”等行动,探索的“楼宇党建”“网格化党建”等模式,推动党建与民生需求深度融合。面对数字化浪潮与人口结构变化,需进一步突破“物理空间”局限,这种从“物理覆盖”到“化学反应”的转变,体现了党建从“有形”到“有效”的跃升。更深层的启示在于,党建需与城市发展同频共振,上海作为超大城市,可进一步推动党建与数字经济、社区更新等新兴领域结合,让“红色引擎”驱动治理效能与产业升级的双重突破。 聚焦干部队伍锻造,从“能力迭代”到“担当突围”。干部是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变量”,会议强调“以用人导向引领干事导向”,并首次提出“序事辨材”干部考察法,推动考察从“点上试”向“面上推”。但新时代对干部的要求不止于能力,更在于担当。会议提出“推动干部敢为、地方敢闯、企业敢干、群众敢首创”,这需要制度层面的双向保障:一方面,以“严管厚爱”消除干部后顾之忧,另一方面,以“实战练兵”提升干部攻坚能力,唯有如此,才能锻造出一支既懂业务、敢跨界,又能创新、善落实的“硬核铁军”。 落实人才战略升级,从“政策洼地”到“生态高地”。人才是城市竞争力的根本。上海在本次会议中进一步强调“构建‘人才集聚’硬核磁场”,真正的“人才生态”需超越单一政策维度。对上海而言,可进一步发挥高校与科研院所集聚优势,打造“人才—产业—城市”共生体系。例如,在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赛道,建立“揭榜挂帅”“赛马机制”等市场化引才模式,同时以“人才公寓”“国际教育社区”等配套构建“类海外”生活场景,让人才“近悦远来”成为城市发展的永恒动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