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5日,中央层面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专项工作机制会议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蔡奇强调:“持续深化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推动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以优良作风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基层减负是一块难啃的“硬骨头”,既要用准力道也要坚持不懈,只有抓实问题、厘清根源、确保结果,方能真正为奋斗“提速”,让基层干部想干、愿干、敢干,在基层天地成就一番大事业。 舒缓“压力”提活力,破虚向实促“行动提速”。“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基层事务面广量多,许多干部本就呈现出“过载”状态,若是还被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束缚困住手脚,自然没有精力去干事创业、没有热情去面对群众。特别是在聆听基层干部心声中,我们逐渐发现,许多压力其实往往不是来自于本责本业,而是“文山会海”“过度留痕”“频繁迎检”等问题导致的精力涣散、重点失偏,这不仅引得大家抱怨连连,也成了终日忙忙碌碌却收效甚微的症结所在。为此,各级党组织要为其舒缓“压力”提活力,就要想方设法把一些额外的“负荷”减下来,用心精简流于形式的例会、不断合并内容较少的小会,严格限制重复沟通的工作群组数量、内容冗杂的材料文章,进而节约广大基层干部的宝贵时间,真正在破虚向实中促“行动提速”。 减少“阻力”强动力,减量去冗促“效能提速”。“万人操弓,共射一招,招无不中。”在现实生活中,复杂烦琐的办事流程、审批流程、报备流程不仅让基层干部深感工作难推动,也叫广大群众怨声连连,有的事务本身简单,只需要职能人员落地执行就可,偏要造表造册、签字盖章,辗转好几趟才能“初见眉目”,这不仅降低了工作效能,也影响着事业发展进程。近年来,随着“只跑一次”服务窗口越来越多,“一键办事”功能越来越丰富,大家的工作效率明显提升,群众的口碑也好了起来。各级党组织要继续减少“阻力”强动力,就要用心减量去冗,最大限度地给予基层支持和帮助,把更多远距离“下命令”“提要求”等嘴皮子功夫减下来,通过更高效的工作系统、更科学的审核流程、更便捷的政务平台等,真正促“效能提速”,在有限的时间里创造更多成绩、更多价值。 降低“浮力”优潜力,赋能提效促“能力提速”。“力胜其任,则举之者不重也;能称其事,则为之者不难也。”破解基层治理“小马拉大车”难题,不仅要聚焦“治乱”“治冗”“治杂”等减负重点,也要关注干部能力与经验是否与实践要求相匹配这一现实状况,在一线奋斗,我们常常看见有的干部明明是“实干好手”却孤灯相伴夜夜穿梭在材料文字间,有的干部“流于表面”却成为人人吹捧的“香饽饽”,这一现象背后,无不透视着考核的不合理性和心浮气躁的环境风气。各级党组织要降低“浮力”优潜力,就要优化督查考核机制,坚决避免“材料论英雄”这一片面考核,以实绩实干为要,通过集中考评、平时观察等方式为善作善为的干部撑腰鼓劲,同时持续加大对基层干部的学习培训、能力锻造等力度,帮助大家以更好状态迎接挑战,真正促“能力提速”干出非凡业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