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层面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专项工作机制会议2月5日在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蔡奇出席会议并讲话。他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持续深化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
源头治理,重在“减到实处”。实践表明,一些加重基层负担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往往“表现在基层,根子在上面”。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基层的形式主义,根源不在下面,而是上行下效。”广大党员干部要深刻认识“减负”不是“减责任”“减担当”,注重从思想观念、工作作风和领导方法上找根源、抓整改,应及时纠正随意增加基层负担的行为,让基层的履职事项更明晰;构建科学合理、全面公正、具有激励作用的考核评价机制,明确区分实干者与懈怠者,形成以上率下的良好示范效应。
行远自迩,实现“减而有效”。2024年是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取得明显实质性进展的一年,新修订的党纪处分条例实施,《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的印发,直击“形式主义”“痕迹主义”等顽瘴痼疾。例如:上海市开展“四减”行动为基层赋能;湖南省以“信息化平台+负面清单”整治“文山会海”;山西省阳泉市城区坚持减负和赋能相结合,持续提升基层治理能力等等。通过建立起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的长效机制,推动形成干的合力,着力推进减负工作。有效取得“发文开会少了,工作落实时间多了”;“工作留痕少了,服务群众时间多了”等实实在在的成效。
久久为功,大兴“为民新风”。基层减负本身旨在激励基层干部以更加积极主动的态度担当作为,让基层干部从文山会海、痕迹管理等桎梏中解脱出来,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将工作做到群众的心坎上,切实解决群众面临的各种实际问题。2024年,全国共查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超10.7万起,展现了党中央全面从严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的坚定决心。持续深化为基层减负,是一场攻坚战、持久战。要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持续深化整治形式主义,坚持减负和赋能同步发力,避免基层负担“反弹回潮”,让基层干部把更多时间和精力放到服务群众上,多干一份实事,少搞一些形式,换来群众更加充实的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