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jfdzz 于 2025-2-24 13:42 编辑
近日,随着中央层面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专项工作机制会议的召开,如同一剂 “强心针”,为从事轨道交通前期工作的我们来说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这一次会议的召开,彰显了党中央对形式主义问题的高度重视,也让我们看到了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的坚定决心。 形式主义,这一长期困扰基层的 “绊脚石”,就像无形的枷锁,束缚着基层干部的手脚,阻碍着政策的有效落实。在轨道交通前期工作中,烦琐的文件流程、不必要的会议安排、过度的督查检查考核,这些问题不仅耗费了基层干部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更让我们在繁杂的事务中难以专注于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长此以往,不仅损害了政府的公信力,也会影响群众的生活幸福感。 作为轨道交通前期工作者,我们肩负着线网规划、征地动拆迁、证照手续办理等重要任务。这些工作不仅涉及复杂的政策法规,还直接关系到群众利益和社会稳定。在实际工作中,形式主义问题可能会导致工作效率低下、群众满意度不高,甚至影响项目进度。因此,我们必须深刻领会中央会议精神,将基层减负落到实处。 此次会议提出,强调持续深化整治形式主义,对我们而言就如同一场及时雨。向精简的文件会议的转变能让我们从文山会海中解脱出来,随之会有更多时间去实地勘察线路、与沿线百姓沟通协调,了解他们对轨道交通建设的需求与期望,从而优化线路设计,让轨道交通更好地服务于民。统筹规范督查检查考核,避免了过度检查带来的工作干扰,让我们能专注于项目本身,提升工作质量。整治 “指尖上的形式主义”,也能让提高工作效率,进一步的完善与发展利民惠民项目的持续推进。 同时,加大力度整治 “政绩工程”“形象工程”“面子工程”,能确保我们的轨道交通前期工作基于实际需求和城市发展规划,而不是为了追求表面政绩。我们可以将更多的资源和精力投入提升项目的科学性、合理性以及可持续性上,打造真正经得起时间考验的优质工程,有效地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不正之风。 此外,会议提出要进一步完善制度体系,健全考核评价体系和践行正确政绩观的考核评价体系,完善借调基层干部严管严控长效机制,全面建立乡镇(街道)履行职责事项清单,这一系列制度建设,为整治形式主义提供了长效保障。只有从制度层面入手,才能从根本上杜绝形式主义的滋生与进一步发展的可能。 为了更好地落实会议精神,我们轨道交通前期工作者也应积极行动起来。一方面,要主动自查自纠,审视自身工作中是否存在形式主义问题,及时整改。另一方面,要积极配合相关部门的整治工作,提出我们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形式主义困扰,共同推动整治工作取得实效。 在整治形式主义的过程中,我们充分认识到,这不仅仅是为了减轻基层干部的负担,更是为了提升基层治理能力,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只有让基层干部轻装上阵,才能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和创造力,更好地为群众服务。只有整治了形式主义,才能让政策真正落地生根,让发展成果惠及广大人民群众。相信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我们一定能够彻底整治形式主义这一 “绊脚石”,为基层发展注入强劲持久的动力,为实现 “十四五” 规划目标任务提供有力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