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urceURL:file:///home/user/桌面/2025.2月东星村-戚宇杰-网宣.doc 会议时时催、表格满天飞、档案到处堆……各种形式主义的“软钉子”一度占用基层干部大量时间、耗费大量精力。作风问题具有顽固性和反复性,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之弊非一日之寒,从根子上减轻基层负担也非一日之功,只有以钉钉子精神常抓不懈、久久为功,以自我革命精神找准病灶、对症下药,才能让基层干部真正卸下包袱、轻装前行,以作风转变促工作落实。 深化思想认识,提高政治站位。为基层减负,不能简单地“一减了之”,甚至“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而是要坚持立破并举、激浊扬清,着力转变思想观念、领导方式和工作方法,摆脱“不开会就是不重视,不发文就是不作为”的路径依赖,破除“工作干得好不好,全靠材料汇总表”的僵化思维,切实改进工作作风、提升治理效能,坚决摒弃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真正为基层干部着想,为基层工作助力。 强化监督问责,确保落实到位。厘清权责链条,破解基层治理中的“小马拉重车”难题。基层是国家治理的“神经末梢”,既要汲取养分,也需输送力量。基层治理若不理顺权责,犹如“小马拉重车”,虽竭尽全力,仍步履维艰。破解此困局,应以制度为锚,厘清权责边界,让基层治理从负重前行转向轻装上阵。明确基层职责边界,要“疏枝剪叶”,厘清不同层级、部门、岗位之间的职责边界,建立健全责任清单,科学规范“属地管理”,让基层干部心中有数、手中有法、肩上有责。明确基层“挑哪副担、干哪些活、扛什么责”,方能避免权责失衡、责能错位的“剪不断、理还乱”,真正实现责权对等、运转顺畅。 推进数智化建设,提高工作效率。当前,信息化手段正逐渐成为提升治理效能的关键杠杆,但在推进过程中,各类繁杂重复的台账报表依旧如高山一般,压得一些基层干部喘不过气来,繁杂的报表和材料使他们疲于应付。要破解这一困局,须精准发力,推动数智减负,优化数字化治理。数智减负的关键不仅在于精简材料报表,更要构建以系统集成、协同高效、共建共享为核心的智慧治理平台,让数据成为“流动的水”,流向最需要的地方,汇聚成“助力的泉”。同时,以“减”“简”为目标,精简冗余环节、简化烦琐流程,推进机关效能建设,优化工作机制。建好用好智慧治理平台,强化联合指挥和各方协同,切实提高执行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