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境兴则边疆固,党建强则发展稳。在东北全面振兴的壮阔图景中,边境基层党组织犹如挺立国门的“桥头堡”,既是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前沿阵地,更是凝聚人心、推动发展的红色引擎。习近平总书记对吉林下一步工作的重要指示,为建强边境地区基层党组织标注了时代坐标,指明了实践路径。立足新时代新征程,唯有以党建引领筑牢边疆根基,方能将“五大安全”使命转化为振兴动能,在祖国边陲书写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动答卷。 以组织建设为根基,锻造兴边富民的战斗堡垒。边境基层党组织是治国安邦的“最后一公里”。吉林珲春市敬信镇防川村党支部推行“党建+边贸”模式,组建党员先锋队对接跨境合作项目,带动边民人均增收超万元,正是基层组织“把方向、聚民心”的生动实践。从长白山脚下的“党员护边岗”到图们江畔的“红色网格员”,党组织将服务触角延伸至边境线每个角落,让党旗在兴边富民一线高高飘扬。 以创新发展为主线,点燃特色产业的振兴引擎。基层党组织是激活边疆潜能的“创新引擎”。延边州和龙市南坪镇依托支部引领,打造“冰雪旅游+民俗体验”产业链,2024年接待游客突破50万人次,集体经济收入增长300%。吉林边境地区通过“支部领办合作社”模式,培育人参、冷水鱼等特色产业,形成“一村一品”发展格局,将生态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彰显了党建与产业融合的乘数效应。 以治理效能为标尺,筑牢稳边固边的铜墙铁壁。基层党组织是边疆长治久安的“压舱石”。白山市临江边境村创新“党支部+护边员+群众”联防机制,2024年化解矛盾纠纷1200余起,实现“小事不出村、矛盾不上交”。在民族团结示范村延吉市小营镇五凤村,支部牵头设立“双语调解室”,用朝鲜语和汉语架起沟通桥梁,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扎根边疆。这种将组织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的实践,为稳边固边提供了坚实保障。 建强边境基层党组织,既是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的战略支点,更是践行“五大安全”使命的关键抓手。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要“深入推进兴边富民行动,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唯有以党建为引领,方能将边疆的“末梢”变为开放的“前沿”,在中国式现代化征程中谱写东北振兴的壮美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