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svegshzc 于 2025-2-17 10:07 编辑
作为一名基层工作者,我深深感受到这次关于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的会议精神的重要性。这些年来,虽然中央一直在推进各项改革和工作创新,但在实际操作中,依然存在一些让我们“苦不堪言”的现象。 一、“文山会海”与“痕迹主义”:基层工作的隐形负担 在基层,各种文件、各种会议、各种督查考核,经常挤占着我们的日常工作。有时满负荷地安排一天的工作,却没有多少时间真正落实到具体的工作中去。更让人头疼的是,那些看起来“高大上”的台帐报表,其实耗费了我们不少精力,尽管看上去是为了记录工作进度,但不能带来实际的帮助,反而使我们在形式化的泥淖中不能自拔。 二、“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基层执行的压力 基层是最末端的政策执行,也是重点解决的问题。文件和上级部门的任务层层下达,面对的实际情况千头万绪。很多时候,我们需要寻找一种平衡,既要有“理想化”的诉求,也要有“接地气”的现实。既要把上级交给的任务完成好,又要把群众的生活需要考虑好。这种高强度的工作节奏,让我们倍感压力,但同时也让我深刻体会到基层工作的可贵——每一项政策,我们都要实实在在地落实到群众中去。 三、从“形式”到“务实”:对整治形式主义的期待 最近中央提出的整治形式主义和减轻基层负担的举措,在我国基层工作者身上确实有成效。尤其是下面的几方面的工作使我感受很深: 其一是精简文件和会议,在必要的工作中可以减少无谓的发文、冗长的会议,在实际工作中能运用更多的时间; 其二是规范督查考核,上级主管部门将进行常态化的指导与支持,而不是“一阵风”式的检查; 其三是关注实际效果,工作既要看得表面,又要看得群众的切实感觉。比如在某些惠民项目的推进上,不要只停留在台帐上,而要保证政策真正落到实处,让百姓得到真正的实惠。 四、基层工作者的担当与期待 作为基层工作人员,我们深知自己肩负的责任。我们期待通过整治形式主义,能够从“文山会海”中解脱出来,把更多时间和精力用在服务群众和推动工作上。 同时,我们也希望上级部门能够继续倾听基层的声音,了解我们的困难,为我们创造更好的工作环境。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实现为人民服务的初心和使命。 整治形式主义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各级部门和全体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作为基层的一员,我将以此为契机,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扎扎实实地做好每一项工作,用实际行动证明基层工作者的价值。 吕晓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