枝叶关情,民生萦怀。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多次指出指出:“国泰民安,民安才能国泰”“人民幸福安康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最终目的”“老百姓的事情是最重要的事情,一定要办好”。铿锵有力的话语,展现出中国共产党人最深的牵挂、最大的担当。作为新时代党员干部,生逢其时自当肩负重任,要时刻谨记人民就是江山,江山就是人民的宗旨,全心全“意”书写为民服务的“篇章”。 为人民服务要全心全“意”。“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党来自人民、扎根人民、造福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必须以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我们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广大党员干部必须始终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在一线了解民情、通达民意、实现民愿,解决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烦心事、操心事、揪心事。还要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坚持把人民群众的“小事”当作自己的大事,拒摆“花架子”,善做“实心人”,从点滴做起、从细微之处入手,从群众中“找差距、明短板、强弱项”,不断增强为民服务“硬本领”。 融入群众要诚心诚“意”。“民可近,不可下。民惟邦本,本固邦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用好“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形成的良好机制,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广大党员干部要牢牢把握“群众路线”这个制胜法宝,将“民声”当作“哨声”,谋在“前一步”,干在“早一步”,提升“主动上门解民忧”的自觉,锤炼“马上处理事办成”的本领,带着深厚的感情,做好为民服务“第一责任人”。还要常打畏难情绪“免疫针”,坚决根治服务缺位“软骨病”,以“事事有回应、件件有着落、凡事有交代”的责任感,一以贯之耕好为民服务“责任田”,用实实在在的工作成效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与支持。 接受人民群众监督要真心实“意”。“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百年来,党外靠发展人民民主、接受人民监督,内靠全面从严治党、推进自我革命,保证了党长盛不衰、不断发展壮大。发挥好人民的监督作用,是把全面从严治党落到实处的有力举措。广大党员干部听取群众意见建议要真心实“意”而不是虚情假意,树立正确的权力观,主动将工作置于群众监督之下,自觉接受人民监督。一方面,要搭建畅通的监督平台,利用网络新媒体、政务公开栏、意见反馈热线等,让群众能够便捷地表达意见、反映问题;另一方面,对群众的监督意见要虚心接受、认真对待、及时整改,答好新时代为民服务“新考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