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筑室者,先治其基。”基层是党的执政根基、力量源泉,是确保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落实到位的关键所在,绝不能被形式主义束缚手脚。我们要站在政治和战略高度,深刻认识持续深化拓展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基层单位是国家治理的最末端、服务群众的最前沿,应该抓紧一切时间了解百姓的真实需求,杜绝形式主义,可以让基层将注意力集中在为百姓服务上。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和享乐主义具有顽固性、反复性和变异性,要想整治行动获得成效就不能一蹴而就,要有打持续战的思想准备和觉悟。基层是落实国家重要决策和部署的“最后一公里”。只有在基层杜绝了形式主义,把他们从繁文缛节、迎来送往的囚笼中放出来才能让广大基层干部放开手脚、轻装前行,才能推动党和人民的事业不断发展。 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要从群众的真实诉求和反映的突出问题上入手。加重基层负担的形式主义既存在于体制机制上也存在于政绩观念上。形式主义的根源在于政绩观错位、责任心缺失。一些地方和部门习惯以“属地管理”为由,把本属自身职责范围之内的任务转嫁给基层,导致基层出现“小马拉大车”现象。深化容错纠错制度,健全容错纠错常态化协作机制,深入开展澄清正名工作,旗帜鲜明地为担当者担当、为负责者负责、为干事者撑腰、为创新者鼓劲。完善考核评价制度。牢固树立重实干、重实绩、重担当的考核导向,清理精简考核事项,科学设置考核指标,确定考核内容,理顺考核机制。 对形式主义为问题要露头就打、一纠到底,以实际行动为基层一线减轻负担,持精准施策靶向治疗,紧盯形式主义老问题、新问题及其隐形变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