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pualxoqe 于 2024-12-12 16:44 编辑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新业态的兴起,流动党员现象愈发普遍。这些党员因工作、生活等原因离开原党组织,流动性强、分布广泛,给党员管理、教育和作用发挥带来了新的挑战。在新时代背景下,如何让流动党员“身安家”、“心归巢”、“有作为”,成为各级党组织面临的重要内容。 流动党员离乡不离党,教育更不能缺失。各级党组织要积极探索流动党员教育的新模式、新方法,确保流动党员“离乡不离学”。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建立“线上课堂”,定期推送党的先进理论、惠民政策和就业信息等内容,为流动党员提供便捷的学习途径。要结合流动党员的特点和需求,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活动。如针对流动党员在外务工、经商等实际情况,开展技能培训、法律知识普及等教育活动;针对流动党员返乡创业、参与乡村振兴等需求,开展创业指导、政策宣讲等教育活动。这些教育活动的开展,将有助于提升流动党员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水平,为他们在新的工作岗位上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奠定坚实基础。流入地和流出地党组织要加强协作配合,共同做好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流入地党组织要主动为流动党员提供学习资源和支持;流出地党组织要关注流动党员的思想动态和成长需求,及时为他们提供帮助和指导。通过双方的共同努力,形成流动党员教育的合力效应。 加强组织关爱,确保“留而有为”。流动党员长时间背井离乡,给他们一个家才能让他们留下来、有作为。要坚持“党员流动到哪里,党的组织就建设到哪里,管理服务就跟进到哪里”原则,在服务保障上下功夫,提供交流、服务、学习多元一体化平台,切实增强流动党员对党组织的向心力。流动党员长期在外务工就业,眼界开阔、信息灵通,有的掌握专业技术,有的打通致富门路,有的积淀丰富经验,是流动的“红色资源”,不仅要将他们聚集在党旗下,更要推动他们在流动中为党旗增光。要根据流动党员的工作岗位、个人特长和兴趣意向,搭建党员示范岗、党员责任区等作用发挥平台,引导流动党员在乡村振兴、基层治理、志愿服务等舞台大展拳脚。要激励引导更多流动党员主动作为,要积极搭台铺路引导流动党员主动亮身份、亮职责、亮实绩,鼓励流动党员自治,化“被动”为“主动”,让他们等工作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让每一位流动党员在“归队”中找到“归属”、彰显党员先锋本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