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基层治理正经历由单向管理向多元化、参加式治理的创新转变,针对基层治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基层党组织探讨制定从政策层面加以解决、从业务层面加以指导、从经费层面加以保障的务实举措,在访民事、应民需、解民忧、保民安、帮民困等方面下功夫,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社会治安因素,积极探索实施“1+2+3”社区工作法,进一步确保基层社会既充溢活力又和谐有序推动基层社会治理在创新中突围。 坚持“一个中心”,党建统领。坚持把党的领导贯穿基层社会治理全过程,做到群众在哪里、党建工作就跟进到哪里,把党的政治和组织优势转化为社区治理优势。盘活资源,起到基层党组织增能的效果。加快推进网格建设,按照不留空白区域、不得交叉重叠的原则,将网格进行管理,网格大小与管理力量相匹配,每个社区网格员按照“1+1+1+N”的模式配备,即1个网格长、1个网格指导员、1个全科网格员、若千名兼职网格员和志愿者。在原有“党建+”基础上做纵深探索,开创性地推动和实现了“党建+”统合型联动治理模式,大大增强了居民归属感,提升了社区群众积极参与社区治理的意识。 搭建“两个平台”,优化服务。加快建设和创新“线上+线下”两个平台。线下持续打造社区一站式便民服务大厅,设置社保、综治、矛盾调解、民政、安全等平台,向居民提供便捷服务。同时,探索“居民自治团”的敲门服务,在入户了解居民需求的同时,将社区服务直接送到百姓家中。线上建立党员微信群、网格群、商户群、居民微信群、弱势群体微信群等,搭建了居民沟通平台,实现了社区服务“下班不下岗”。社区坚持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快速响应、积极办理,确保热线接单民呼必应有“力度”、未诉先办有“温度”。“居民会客厅”、“睦邻E家”进小区,双报到党员志愿者入驻小区,常年面向群众提供公益服务,持续增强居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用好“三支队伍”,温暖民心。积极打造网格员+志愿者+物业三支队伍,开展暖心的社区服务、志愿服务、物业服务。配强“网格员队伍”,防范化解网格内的矛盾。依托工作实际,构建了“社区党支部+网格员+楼长+党员志愿者”的“四级”网格联系机制,为党员划定责任区,确保“每个网格都有党组织、每名党员都在网格中”。积极建设“志愿者”队伍,助力社区治理。由社区党员和居民群众组成文明劝导志愿服务队、平安志愿者和巡逻队等社区志愿者团队,常态化开展隐患排查、文明劝导等志愿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