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码,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97|回复: 0

从“以和为贵”到“和合共生”

[复制链接]
已绑定手机

13

主题

0

回帖

69

积分

注册会员

积分
69
发表于 2024-11-21 10:06: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习近平总书记在前期安徽考察时了解六尺巷历史及其传承,要求“发挥好中华民族讲求礼让、以和为贵传统美德的作用”,在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六次会晤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我们要建设人文金砖,做文明和合共生的倡导者”。无论是考察调研还是出访活动,习近平总书记都十分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弘扬。
“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中华传统文化强调“和合共生”“和而不同”,中华民族自古胸怀“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的真挚情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和”之道,在文化铸魂。从《国语》“和实生物”、《易经》“保合太和”、《论语》“和为贵”,到现实社会倡导家风家教“和睦和美”、人际交往“心平气和”、解决矛盾“以和为贵”、办企经商“和气生财”……一个“和”字,堪称最具中华文化意蕴的汉字。
中华民族的和文化,蕴涵着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协和万邦的国际观、和而不同的社会观、人心和善的道德观,和平、和睦、和谐是中华民族最朴素的追求,和合共生、以和为贵、与人为善等理念在中国代代相传。
近平总书记多次在国际场合阐述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指出: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提出旨在建设一个求同存异、天下大同的和谐社会与文明世界。《礼记·礼运》中提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之道,在于和平共处,以和为贵”“亲仁善邻”“国虽大,好战必亡”“强不执弱,富不侮贫”“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德不孤,必有邻……五千年文明泱泱,是调和彼此关系的价值遵循,为今日国与国和平共处提供启迪。
纵观世界,在和平与安全问题上,中国是纪录最好的大国。新中国成立75年来,中国没有主动挑起过任何一场战争和冲突,没有侵占过别国一寸土地,是世界上唯一将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写进宪法的国家,是核大国中唯一承诺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国家。
当前,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既有多极化的新局,也有新冷战的危局。站立关键节点,中国坚持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携手各方共建新型国际关系,推动世界重回和平发展正道。
“以和为贵”到“和合共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展现时代价值、世界意义。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华民族的旧邦新命,必将推动中华文明重焕荣光。





上一篇: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社会工作新篇章
下一篇:奋力打开改革发展新天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投稿必读
1、任何抄袭文章禁止投稿,所有稿件必须原创,一经发现文章涉嫌抄袭,全网通报,并且永久拉黑
2、机动记者组即单位账号,在为本单位同事投稿时,务必确认该稿件是原创,如非原创本网将依法协助原著作者追究法律责任,并全网通报
3、独家专投版块稿件,均默认为作者只投稿时评在线一家,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4、请各位作者自觉遵守相关法律。 5、时政评论只能投稿到独家专投区,请勿投稿到其它任何板块,新闻稿件请投稿到新闻板块专区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绿益添商城 ( 渝ICP备16004013号-3 )

GMT+8, 2025-7-23 14:59 , Processed in 0.274433 second(s), 4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