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着蜿蜒绵长的长江沿江而下,广阔的田野,袅袅的炊烟,翱翔的白鹭,一派生机勃勃,欣欣向荣......如今的农村面貌焕然一新,产业发展蓬勃火热,农民精神朝气昂扬,这都得益于党的十九大以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可见,只有着力完善农村发展的制度基础和设施基础,才能实现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 党建引领为乡村振兴定向。“党政军民学,东南西北中,党是统领一切的。”乡村振兴事业发展,必须要有坚强的领导者和领头羊,党建凝聚了为民服务的先进分子和模范带头人,是乡村振兴事业的必然领导,必须把党组织建立在每一个乡村基层,让党旗在农村高高飘扬。始终坚持党管农村工作,充分发挥党的号召力和凝聚力,培育建立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高素质村党组织队伍,强化培训和思想引领,增强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旗帜鲜明当群众的“主心骨”、“引路人”,推动乡村振兴工作实现质的飞跃和量的提升。 产业发展为乡村振兴扬帆。产业发展是乡村振兴的源头活水和根本所在。农村什么最多?土地资源最多,所以产业支柱优先发展种植业。农民一辈子,也离不开土地,想方设法提高土地产出比,是乡村振兴的产业发展重点。湖北省咸宁市嘉鱼县依托广袤平坦的长江滩涂土地,土壤肥沃、水源丰富,建设十里蔬菜长廊,即使深秋季节,这里依然满目翠绿,一年四季都有蔬菜产品种植采摘,为当地农民增收提升三倍。可见,农业要强,必须产业兴旺,发展才有动力;农村要美,必须产业兴旺,美丽才有支撑;农民要富,必须产业兴旺,增收才有保障。 融合治理为乡村振兴护航。小基层,大社会,农村是全国社会的缩影,处理解决好农村的现实问题,对中国式现代化发展具有深刻的影响意义。空巢老人,留守儿童是农村最突出的问题所在,抓住“一老一小”这个重点,融合党建、民政、社会、医疗、教育、法治等基层力量,“万人操弓,共射一招,招无不中”,设立党群服务中心、养老服务驿站,完善新型合疗管理机制,改革农村医疗资源,整合农村学校资源,引进各方量参与助老护小中来,让农村最突出的问题在基层就地解决。形成政府主导、多元参与、共治共建的稳定秩序,为乡村振兴发展保驾护航。 乡村振兴工作,没有完成时,只有进行时。要实现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大、农村美丽、农民富裕的美好愿景,唯有坚持党建引领,发展特色产业,完善基层治理,夯实农村发展的基础,才能支撑乡村振兴宏伟蓝图广阔壮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