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码,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15|回复: 0

“和”字的力量:从“以和为贵”到“和合共生”

[复制链接]
已绑定手机

18

主题

0

回帖

114

积分

注册会员

积分
114
发表于 2024-11-19 13:56: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华民族有着强大的文化创造力。在坚持“两个结合”中,中国式现代化赋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新的时代内涵。要求“善于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治国理政的理念和思维”,宣示“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旗帜”,强调“把我们共同生活的地球建设成一个和平、和睦、和谐的大家庭”……“和”这一中华文化的精髓,已深深熔铸成中华民族的血脉基因,塑造着中国人民的思想观念与行为方式。
“和”始终贯穿且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的血脉之中。从古代的礼乐文化到现代社会的和平发展理念,和谐与包容始终是中华文明得以延续和繁荣的核心价值。儒家思想中提到,“礼之用,和为贵”,强调礼节的核心是和谐与融洽。中国古代的“和而不同”理念,体现了对多元思想、文化的尊重与包容,推崇的是通过相互尊重与理解而实现的和谐,而不是盲目的同质化。“和为贵”不仅是处理人际关系的一种方式,更是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的基石,它倡导的是一种宽容与平衡的思想,能够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寻找共识与共同体,赋予了中国人民处理人际关系、社会事务乃至国际交往的重要理念。
“和合共生”是一种文化理念的延续,更是对全球化背景下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深刻理解。随着经济全球化与文化多样化的发展,世界各国相互依存,和平共处已经成为全球治理的必然选择。中国提出的“和合共生”理念强调,在多元共存的环境中,推动各国文化的交流、经济的合作、科技的共享,避免对抗与冲突,实现共同发展。正如中国传统文化中所倡导的“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人与人之间和谐共生,社会的长远发展应建立在包容与合作的基础上。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便是这一理念的现代体现,通过基础设施建设、文化交流和经济合作,推动全球各国在和合共生的理念下实现互利共赢。
“和合共生”是一种对外的外交政策,更是对内的社会治理原则。正如习近平主席所强调的,“中国梦”的实现是一个和合共生的过程,既要实现个人的自由与发展,又要保障社会的公平与正义。在当代中国,社会的多元化和城市化进程加速,如何在多样化的价值观与利益中寻找共识,实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便是以和谐为核心,中华文化的和合精神被转化为一种社会共识,使每个个体在享有权利和自由的同时,能够承担起对他人、对社会的责任与义务。





上一篇:守正创新,久久为功
下一篇:扬帆起航,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投稿必读
1、任何抄袭文章禁止投稿,所有稿件必须原创,一经发现文章涉嫌抄袭,全网通报,并且永久拉黑
2、机动记者组即单位账号,在为本单位同事投稿时,务必确认该稿件是原创,如非原创本网将依法协助原著作者追究法律责任,并全网通报
3、独家专投版块稿件,均默认为作者只投稿时评在线一家,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4、请各位作者自觉遵守相关法律。 5、时政评论只能投稿到独家专投区,请勿投稿到其它任何板块,新闻稿件请投稿到新闻板块专区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绿益添商城 ( 渝ICP备16004013号-3 )

GMT+8, 2025-8-27 14:48 , Processed in 0.194423 second(s), 4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