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时代的进步发展,因外出务工和人才引进导致流动中的党员越来越多,范围也越来越大。故而加强对流动党员的管理,使其能够在“他乡”能够及时参加党的组织生活,接受党组织的教育、管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是党员管理的一个新“难题”,也是当前形势下加强党建引领的一项重要任务。确保党员流动不流失,让流动党员在外也能感受到家的温暖,做到流而有家。 1、完善流动党员新台账。较长时间内无法参加正式组织关系所在党组织活动的党员容易存在组织生活掉队,党员意识淡薄等问题。因此各级党组织要做好摸底与牵线工作,建立好去向台账做好跟踪管理服务,加强党员与党组织双向互动联系,让流动党员所在地成为党组织的延伸地,使流动党员在外也能感受到组织的温度。 2、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基层党组织就是基层党员管理的“基础”,唯有建好基层党组织,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才能更好管理流动党员。按照“党员流向哪里、集中在哪里,党组织就应该设置在哪里”的原则,坚持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开创党组织设置新方式。把党组织建在基层上、网格上、产业链上,使党组织能覆盖到社会的方方面面,不留盲点。切实地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推动党员管理的“根据地”,联系流动党员的“中转站”。 3、维系流动党员联络新形态。可以充分利用手机、电话、网络等多种形式,对流动党员进行党的基础知识、法律法规、实用技术等各个方面的培训,提高流动党员的整体素质。了解流动党员在外经营和生活情况,并且引导有条件的流动党员为家乡的建设出谋划策。征求他们对家乡各项工作的建议和意见,进一步增强流动党员思念家乡、甚至建设家乡的强烈情感。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党员队伍建设,制定一系列政策措施,推动流动党员管理工作取得新进展新成效。 党员代表着国家形象。流动党员也要始终牢记自己党员身份,养成维护党徽尊严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流动党员要认真履行党员义务,正确行使党员权利,主动选择向经常居住地或者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机构、园区、楼宇等流动党员党组织“报到”,准时参加支部“三会一课”,积极参与党支部政治学习、设岗定责、承诺践诺、志愿服务等,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要坚持以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爱党爱国爱家,努力做到“心中有党、心中有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