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特色产业的春风吹遍了农村大地,托起了乡村振兴的美丽梦想。青山如黛,云雾轻抚,宛如仙境的山水画卷徐徐展开;树木葱郁,田园秀美,钟灵毓秀的旖旎风景渐次铺陈。乡村振兴,关键在人。刀在石上磨,人在事上练。聚焦农村“带头人”队伍建设,构建多元教育培训体系,培育懂发展善治理、有干劲会干事的优秀人才成为村“两委”成员。积极引导和支持有志青年返乡,让他们在乡村产业发展、引领乡风文明、投身乡村治理中发挥重要作用。 产业是乡村振兴的基础支撑。“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总书记强调:“加快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深入实施乡村建设行动,促进共同富裕”。2019年国务院印发《关于促进乡村产业振兴的指导意见》也明确指出,乡村产业是“根植于县域,以农业农村资源为依托,以农民为主体,以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为路径”惠农富农的产业。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产业,是以资源优势切赋能乡村振兴的重要路径。产业兴则百业兴,产业强则百业强。当前,我国处于建设农业强国的重要阶段,乡村全面振兴正在稳步有力推进。实践已然充分证明,乡村振兴要靠产业,产业发展要有特色,要各展其长发展特色产业,各尽其能助力产业腾飞,各美其美强产业惠民生,走出一条人无我有、科学发展、符合自身实际的产业振兴道路。宜种则种,宜养则养,宜林则林,宜游则游,充分挖掘本地“土”资源,在“特”上找准着力点,在保持“原汁原味”的基础上打造品牌,“土特产”方能变身大产业,撬动乡村全面振兴。 一方水土养活一方人,乡村是蕴含着丰富资源的“富矿”。尽管近年来我国乡村产业发展突飞猛进,但当前乡村产业规模小、布局散、链条短等问题仍较为突出,品种、品质、品牌也都有待提高。立足于“土”,因地制宜、盘活资源,围绕本土的亮点产业做文章;精工于“特”,让本乡本土的产品“靓”起来;着力于“产”,深耕市场拓展,持续推动销量与产量同步拉升。多措并举、久久为功,各展其长、做优做强特色产业,推动实现乡村产业全链条升级,将更好赋能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 乡村振兴要靠产业,产业发展要有特色,要走出一条人无我有、科学发展、符合自身实际的道路。发展特色产业,地理位置、气候、土壤等是宝贵的“财富”,要充分合理地利用当地自然资源,让绿水青山为当地群众带来“金山银山”。兴一个产业,不仅活一片经济,还富一方群众。推动广大农民群众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聚焦治理有效,促进共治共享,发挥基层组织作用,着力深化村民自治,推动乡村治理能力实现新突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