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有效推动基层减负,确保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得到根本性整治,精兵简政政策持续深化并取得实效,需要采取一系列综合措施,以打破“越减越负”的怪圈,真正让基层干部轻装上阵,更好地服务群众。 明确减负清单,细化落实责任:制定清晰、具体的基层减负清单,明确哪些会议、文件、报表、检查考核等属于必须精简的范围,并逐级压实责任,确保减负措施层层传导、有效落地。同时,建立问责机制,对减负工作落实不力的单位和个人进行问责。 优化考核评价体系:改革和完善基层考核评价机制,减少不必要的考核项目,避免多头考核、重复考核。建立以工作实绩和群众满意度为导向的考核体系,注重结果导向,鼓励实干创新,减少过程管理和痕迹管理的要求。 推广“互联网+政务服务”: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推动政务服务数字化转型,实现“一网通办”、“最多跑一次”等便民服务目标。通过线上平台整合信息资源,减少纸质材料报送,提高办事效率,减轻基层干部负担。 强化调研与反馈机制:建立健全基层调研和意见反馈机制,深入了解基层干部的实际困难和需求,及时发现问题并予以解决。同时,鼓励基层干部提出减负建议,形成上下联动的良好氛围。 加强干部培训与心理关怀:针对基层干部工作压力大、任务重的情况,加强业务培训和心理辅导,提升干部能力素质和心理调适能力。通过举办讲座、开展团建活动等方式,缓解干部工作压力,激发工作热情。 倡导务实作风,树立正确导向:在全社会范围内倡导务实高效的工作作风,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和事业观。通过表彰先进典型、宣传优秀事迹等方式,激励广大基层干部立足本职、服务群众、干事创业。 强化监督检查与公开透明:建立健全基层减负工作监督检查机制,定期对减负政策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确保各项措施得到有效落实。同时,加大信息公开力度,让减负工作接受社会监督,提高政策执行的透明度和公信力。 总之,要打破基层减负“越减越负”的怪圈,需要政府、社会、基层干部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和持续推动。通过明确减负清单、优化考核评价体系、推广现代信息技术、加强调研与反馈、强化干部培训与心理关怀、倡导务实作风以及强化监督检查与公开透明等措施的综合实施,才能真正将基层减负落到实处,激发基层干部干事创业的热情和活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