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码,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73|回复: 0

找准减负“关键点”

[复制链接]
已绑定手机

244

主题

0

回帖

776

积分

注册会员

积分
776
发表于 2024-8-30 14:08: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找准减负“关键点”
近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会议指出,基层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最后一公里”,不能被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束缚手脚。基层减负是一项系统工程,广大党员干部要准确把握好为基层减负的辩证关系,打出上下贯通“组合拳”,着力破解“小马拉大车”困境。
准确把握“务虚”与“务实”,以干群之需找准基层减负的“切入点”。习近平总书记在《之江新语》中指出,各级领导干部既要重务实,又要善务虚,把务实和务虚有机结合起来,就实论虚,以虚率实,才能做好各项工作。务虚是“运筹帷幄之中”的谋划,上级部门要跳出具体事务从更高层次考量,依托调查研究摸清基层工作的真实情况,找准基层负担的来源和负担难减的原因,开出务实合理的任务“单子”,真正为基层干部“轻装上阵”松绑减负。务实则是“决胜千里之外”的行动,基层干部要摒弃无关紧要的“虚功”,关注更多与百姓密切相关的实事,花更多精力深入一线、扎根基层,多敲百姓家门、多坐群众板凳,与群众同频共振、同题共答,以实打实的举措化解基层难题、答好民生答卷。
准确把握“当下”与“长远”,以明晰权责找准基层减负的“着力点”。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为基层减负要明确权责,不能什么事都压给基层,基层该承担哪些工作,要把职责事项搞清楚。”为基层减负不是“一时的事”,而是“一直的事”,需在建立长效机制上下功夫,做到持续发力、久久为功。应弄明白不同层级、部门、岗位之间的权责“交织点”,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健全基层权责清单,科学规范属地管理,在精文简会、检查考核、人员借调等方面,构建边界清晰、协同合作、服务高效的管理体制,让更多基层干部由身心俱疲忙于应付,向主动谋划积极作为转变。要定期为基层“体检”,加强对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对违反制度行为严肃问责,确保制度权威性和严肃性,切实避免“减负一阵风,风过了无痕”。
准确把握“减负”与“赋能”,以赋权增能找准基层减负的“落脚点”。“减负”只是手段,“增效”才是目的。当积极推动机构编制、财政资金、管理权限等人财物向基层一线倾斜,赋予基层与其服务范围相匹配的职权,解决“能力有限,责任无限”的错位问题,通过“减上补下”的方式将调整出的编制优先充实基层,激发基层新生活力。坚持严管与厚爱结合、“压担子”与“给面子”并重,树立实干实绩实效鲜明导向,加大考核结果运用力度,打好政治上激励、工作上减负、待遇上保障、生活上关心的“组合拳”,多为想干事、肯干事、干成事的干部加油鼓劲,用实实在在的减负赋能成效激励基层干部敢为善为、奋发有为。





上一篇:“四减四提”为基层减负提效
下一篇:用铁规矩、硬杠杠为基层减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投稿必读
1、任何抄袭文章禁止投稿,所有稿件必须原创,一经发现文章涉嫌抄袭,全网通报,并且永久拉黑
2、机动记者组即单位账号,在为本单位同事投稿时,务必确认该稿件是原创,如非原创本网将依法协助原著作者追究法律责任,并全网通报
3、独家专投版块稿件,均默认为作者只投稿时评在线一家,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4、请各位作者自觉遵守相关法律。 5、时政评论只能投稿到独家专投区,请勿投稿到其它任何板块,新闻稿件请投稿到新闻板块专区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绿益添商城 ( 渝ICP备16004013号-3 )

GMT+8, 2025-5-22 10:44 , Processed in 0.173071 second(s), 4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