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时代的征程中,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成为一项至关重要的任务。形式主义犹如沉重的枷锁,束缚着基层干部的手脚,阻碍着各项事业的蓬勃发展。唯有坚决整治形式主义,才能为基层干部松绑减负,让他们轻装上阵,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形式主义在基层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文山会海依旧是基层干部面临的一大难题。大量的文件和会议耗费了基层干部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使得他们无法全身心地投入到实际工作中。一些会议内容空洞、冗长,缺乏实质性的决策和部署,仅仅是为了开会而开会。文件的层层转发、重复要求,也让基层干部疲于应付,难以抽出时间去深入思考和解决实际问题。 过度留痕也是形式主义的突出表现之一。为了证明工作的开展,基层干部不得不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整理各种台账、记录、照片等资料,甚至出现了“干得好不如留痕好”的错误观念。这种过度留痕的做法不仅增加了基层干部的工作负担,还容易导致形式主义的恶性循环,让基层干部把更多的心思放在了表面功夫上,而忽视了工作的实际效果。 此外,频繁的检查考核也给基层带来了沉重的压力。一些检查考核过于注重形式和表面,缺乏对实际工作的深入了解和科学评估。基层干部为了迎接检查考核,不得不加班加点准备材料、布置现场,甚至出现了弄虚作假的现象。这种频繁的检查考核不仅没有起到促进工作的作用,反而让基层干部产生了抵触情绪,影响了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形式主义的存在,不仅给基层干部带来了沉重的负担,也严重影响了党和政府的形象和公信力。基层干部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他们的工作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如果基层干部被形式主义所束缚,无法真正地为人民群众办实事、解难题,那么人民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就会受到影响。 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需要从多方面入手。首先,要精简文件会议。严格控制文件和会议的数量、规模和时长,切实提高文件和会议的质量。对于可发可不发的文件坚决不发,可开可不开的会议坚决不开。同时,要创新会议形式,采用视频会议、现场办公会等方式,提高会议效率。 其次,要杜绝过度留痕。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以实际工作成效作为考核评价的主要依据,减少对台账、记录等形式上的要求。要注重工作的过程管理和结果导向,让基层干部把更多的精力放在解决实际问题上。 再者,要优化检查考核。建立科学合理的检查考核机制,减少不必要的检查考核项目,降低检查考核的频率。要注重对工作实际效果的评估,多采用实地走访、群众满意度调查等方式,了解基层工作的真实情况。 最后,要加强干部作风建设。教育引导基层干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事业观,增强担当意识和服务意识。要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弘扬真抓实干、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同时,要建立健全容错纠错机制,为敢于担当、踏实做事的基层干部撑腰鼓劲。 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我们要以坚定的决心、有力的措施,持之以恒地推进这项工作。只有这样,才能让基层干部摆脱形式主义的束缚,轻装上阵,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