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干部如何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并有效防范和纠治政绩观偏差是新时代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课题。 领导干部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必须深刻认识到,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真正的英雄。因此,政绩观的树立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这意味着领导干部要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办群众之所需,以造福人民为最大政绩。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全党同志要强化党的意识,始终把党放在心中最高位置”,这正是对领导干部政绩观的核心要求。 在新时代背景下领导干部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这要求领导干部在追求政绩的规程中,不仅要注重经济发展的速度的速度和规模,更要注重发展的质量和效益。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同时,还要注重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 领导干部要清晰认识到手中的权力是党和人民赋予的,只能用来为民谋利,因此必须处理正确的权力观、利益观和事业观。要始终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要自觉抵制各种诱惑和腐蚀,保持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同时还要把个人的事业融入到党和人民的事业之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在有效防范和纠治政绩观偏差方面,首先要从思想教育入手。通过加强党性教育、廉政教育等方式,提高领导干部的政治素养和道德水平。要引导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坚信”、做到“两个维护”。同时还要加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重要论述的学习领会,确保领导干部在思想上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其次,建立健全科学、公正、合力的政绩考核评价机制,注重考核领导干部在民生改善、生态保护、社会和谐等方面的实绩和贡献。要实行差异化考评,针对不同岗位、不同职责和领导干部制定不同的考核标准和评价办法。同时还要强化考核结果运用,将考核结果与干部选拔任用、评先评优、奖励惩罚等紧密挂钩,形成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 然后,要建立健全监督体系,完善监督机制,拓宽监督渠道,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监督网络。同时还要严肃查出政绩观扭曲、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的违法违纪行为,形成有效震慑。对于问题严重的领导干部要依法依规严肃处理,绝不姑息。 最后,要树立和宣传一批在政绩观赏表现突出的领导干部典型,通过他们的先进事迹和优秀品质引领广大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同时还要加大对政绩观扭曲案例的通报曝光力度,形成警示震慑效应。通过正反两方面的典型示范和警示教育,营造风清气正的整治生态和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 总而言之,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并有效防范和纠治政绩观偏差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各级党组织和广大领导干部共同努力、持之以恒地推进。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党和国家事业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