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基层治理的舞台上,居委干部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他们是连接政府与群众的桥梁,是社区发展的推动者,也是解决居民实际问题的贴心人。要想在日常工作中更好地服务群众,居委干部必须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正确的政绩观,首先应当是以人民为中心。这意味着居委干部要将群众的需求放在首位,将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比如,老旧小区的设施老化、停车位紧张,这些看似琐碎的问题,却是居民生活中的大烦恼。居委干部应当积极协调各方资源,推动小区的改造升级,增加停车位的规划,而不是为了追求表面的政绩,去开展一些看似高大上却与居民实际需求脱节的项目。 注重工作的实际效果,是居委干部应有的政绩观。工作做得好不好,不是看汇报材料写得有多漂亮,也不是看宣传口号喊得有多响亮,而是要看群众的满意度。一个好的居委干部,应当以实实在在的工作成果说话。比如在垃圾分类工作中,不仅要做好宣传引导,更要关注垃圾分类设施的配备是否合理,居民是否真正养成了分类的习惯,垃圾处理的效率是否得到了提高。只有这些实际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垃圾分类工作才能真正取得实效。 树立长远发展的眼光,对于居委干部来说也至关重要。社区的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能只顾眼前利益,而忽视了未来的可持续性。在社区规划中,要考虑到人口的增长变化、基础设施的更新换代、生态环境的保护等多方面因素。不能为了短期的经济利益,过度开发土地资源,破坏生态平衡。而是要通过合理的规划,为社区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让居民能够长期受益。 实事求是,是居委干部必须坚守的原则。在工作中,不夸大成绩,不隐瞒问题,如实反映社区的真实情况。对于工作中的困难和挑战,不推诿责任,不回避矛盾,而是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比如在统计社区的贫困家庭情况时,要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让真正需要帮助的家庭能够得到及时的救助。 倾听民意,是居委干部树立正确政绩观的重要途径。社区是居民的家园,居民对社区的发展最有发言权。居委干部应当通过各种方式,如召开居民座谈会、设立意见箱、开展网络问卷调查等,广泛收集居民的意见和建议。在制定社区发展规划、开展公共项目建设时,充分尊重居民的意愿,让居民参与到决策过程中来。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民主性,也能够增强居民对社区工作的认同感和支持度。 团队合作也是居委干部政绩观的重要组成部分。社区工作千头万绪,单靠个人的力量是难以完成的。居委干部应当善于团结同事,发挥每个人的优势,形成工作合力。在处理复杂问题时,要相互支持、相互配合,共同攻克难关。比如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居委干部们要分工协作,有的负责物资调配,有的负责人员排查,有的负责宣传教育,只有大家齐心协力,才能有效保障居民的生命健康安全。 此外,居委干部还要不断加强自身学习,提高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社区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涌现。只有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能,才能更好地适应工作的需要,为群众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总之,居委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就是要始终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以人民满意为最高标准,脚踏实地,真抓实干,为社区的发展和居民的幸福生活贡献自己的力量。只有这样,才能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支持,在基层工作中创造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和历史检验的政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