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阶段我们需要《规划纲要》这样的攻坚克难、目标明确的指导性文件,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规划纲要》有着不可小觑的作用。
《规划纲要》让我们主动融入。党建工作面临的是一个全新的“海流”,只有把工作化为“滴水”融入“海流”,工作才能融合、长久。面对世界潮流的推动,经济、文化、科技,多方面的发展趋势越来越明显,几十年前甚至是十几年前我们一定还预想不到譬如“改革开放”、“世界经济全球化”、“互联网的运用与开拓”等等的发展会给我们带来的影响。眼下,只有不断融入世界发展势头,站稳我国政治、经济的地位,才不会被世界不公平待遇、人种歧视、灾难、战争所摧毁我们的美好中国!
《规划纲要》让我们主动维护。党建工作不能只开展成纸上的“软实力”,应该拥有似“一兵一炮”的工作制度、工作原则。例如,在2014年开展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一些单位经一系列的会议、文件、实践后形成了属于特有的制度、形式,我们就应该将这种工作“内涵”延续下去,主动维护,开拓劲取。维护不止是为了进步,它是为了保驾护航我们中国的美好明天!
《规划纲要》让我们主动发展。党建工作不能只拥有“改天换地的气魄”或是“一成不变的内容”,也应该有“与时俱进”的“演进”。习近平总书记是一个辩证大师,擅长运用“辩证统一”来看待问题,这也很好的契合了“主动发展”这个观念。辩证等思维方式基本上都是从西方国家演进至我们国家的,历史的发展也证明了辩证等思维方式的正确性,我国的主动发展离不开这些与时俱进思维的演进,党建工作也是如此。如果学会运用辩证的方法将党建工作主动演进就需要我们党建工作者深思一番。
最后,《规划纲要》助力党建工作的开展,使党建工作不仅离不开“人”这个单位,工作开展得好不好除了从受众体的知晓程度(考测党建工作的宣传灵敏度)、受众体的受益度(考测党建工作的实际深入度)、受众体的参与度(考测党建工作的覆盖率和受众数)进行量测外,还应该清楚认识到:最根本的还是由“主动”来作为,不能等“被动”去作为。“主动”能把被动和其他转换为动力,“主动”是尝试后的坚韧和毅力。从失败到成功,是进阶也是进步,《规划纲要》的指导让党建工作开展更加如鱼得水、不容小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