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来,经济较发达地区吸引着大量务工人员的涌入,这些地区的社区逐渐呈现出外来人员增多和常住人员的逐渐多样性,给基层治理带来了很大压力。面对这一现状,相关社区可以学习借鉴新时代“枫桥经验”矛盾纠纷调处模式,通过“一张网”排查、“全网格”宣传、“品牌式”调处、“一站式”解决,深入探索基层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路径,着力解决居民群众“急难愁盼”,筑牢维护社区和谐稳定“第一道防线”。 织密网格排查预警网络 社区支部以网格化服务为基础,积极探索“网格+调解”工作模式,依托微网格长,从细微处入手,以信息化为支撑,完善基层管理服务平台,进一步打通服务基层的“最后一公里”。通过连心走访、开展入户普法宣传等形式,以拉家常的方式了解居民在家庭、邻里、建房、租赁等各类矛盾,及时发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微网格长务必做到“早发现、早上报、早处置、早解决”,及时调处欠薪纠纷、租房矛盾、消防通道堆放杂物、宠物伤人等引发的各类纠纷,有效避免矛盾纠纷升级激化,着力防范化解社会矛盾风险隐患,构建和谐稳定社会氛围。 探索微网格矛调化解机制 探索建立“1+N”调解模式,创新继承纠纷化解机制。即坚持党建引领为核心,N个微网格的微网格长(员)分别行动为抓手,进一步深化矛盾发现-矛盾调解-矛盾解决一站式体系,坚持矛盾不出微网格。率先提升外来人员多、常住人员结构较复杂、矛盾纠纷较突出的微网格长的法律意识和矛盾纠纷调解能力,并积极规划全部微网格长法律意识培训和矛盾纠纷调解能力的全覆盖。社区统筹辖区红色资源,将党员、流动党员、一编三定、“两地双服务”等具有法律知识的人员编入微网格队伍,将专业力量输送到一线,把矛盾调解室搬到微网格,切实将矛盾纠纷化解在源头,化解在萌芽状态。 提升微网格矛调工作效力 充分用好微信公众号、微信联络群等新媒体平台开展线上法治宣传教育,围绕居民、商户、租客关心的消防安全、欠薪问题、物业管理、业委会履职等热点话题制作各类宣传短视频,通过针对性宣传,将日常须知和法律知识转变为居民、商户、租客身边的鲜活案例,引导居商户、租客牢固树立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律意识,不断提高法治素养。充分发挥社区“法律顾问”专业优势,积极开展法律培训、公益咨询等法律服务进微网格活动,构建居民、商户、新居民、租客矛盾纠纷调处社区治理多元化服务机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