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新时代群众路线走“心”出彩 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是我们党始终保持生机与活力的重要源泉。心系群众鱼得水,脱离群众树断根。广大党员干部要将“人民至上”铭记于心、践之于行,体现到日常言行各方面、履职尽责全过程,真情关心群众疾苦、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心解决群众困难,在新征程中展现新作为,在为人民服务中实现人生价值。 秉持“我将无我,不负人民”赤诚心,忠诚履职尽责,一丝不苟扛起使命。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在世界多极化、社会主义发展进程加快、人民需求出现多层次、多方面、多样化的现状下,广大党员干部必须充分认识到新形势下开展工作的复杂性,要摒弃“得过且过”“躺平摆烂”的思想,树立正确政绩观,做好每一件小事、完成每一项任务、履行每一项职责。同时,主动发展自身以适应时代需求,要统筹好工作与学习时间,充分利用闲暇时间,横向拓展学习,除了要研读经济、文化、党章党规等,还要关注学习强国、共产党员网、人民日报等平台的新热点新情况,从中吸纳有用的信息,改进工作思维,并在实践中总结经验、提炼规律,梳理出适宜的工作方式,筑牢干事创业之基。 秉持“问计于民,问需于民”谦卑心,密切联系群众,一刻不松体察民意。党的最大的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最大的危险是脱离群众。党员干部要用好用活“调查研究”这一法宝,以“四百”大走访行动为契机,真正俯下身子、迈出步子,深入到群众身边,尤其是到矛盾和问题集中的地方去,近距离了解“衣食住行”,真实感受“喜怒哀乐”。灵活运用“茶话会”“围炉夜话”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在唠家常的轻松氛围中倾听真实心声、广纳群众意见。在如今的新媒体时代下,还要借助好网络化、智能化手段,把信息网络打造成党群沟通的新载体,进一步实现党与群众深入的思想情感交流。同时,要热情受理、有序转办、及时复核多渠道收集的意见建议,确保凡诉必应、凡应必办、凡办必果,实现党群良性互动、双向奔赴。 秉持“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坚韧心,拓宽服务维度,一以贯之竭诚服务。联系服务群众,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党员干部要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用脑用心细思揣摩、身体力行,从“高度、速度、温度、强度”四个维度精准发力,多用春风化雨的措施、多做雪中送炭的工作、多办排忧解难的好事,把好事实事做到群众心坎上。群众之事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要从群众关心的“大小事”出发,结合“365先锋行动”“一支部一实事”,主动延伸服务触角,积极联合辖区共驻共建单位等各方资源与力量,优化生活服务、关爱援助、文化娱乐等领域服务供给方式,将上门服务、预约服务、绿色通道等便民服务纳入服务清单,让群众“少跑腿”,让服务“多跑腿”,用自己“辛勤满格”换取群众“幸福满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