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一步形成大保护、大开放、高质量发展新格局”,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指引方向。上海市委常委会会议强调,要更加主动服务区域协调发展。助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担当“五个中心”使命,需要追求“强、早、多”。 锐意创新,追求科技综合实力更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是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在创新。立好科技综合实力的“金字招牌”,实现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改革“双轮驱动”,才能够源源生发创新动能,服务区域发展。创新一在释放活力,要聆听好人才、企业等创新主体的需要,为他们排忧解难,深化考核评价等体制机制改革;二在成果应用,要加快成果转化应用的“步伐”,让政策主动找成果、政策链接供需端,“孵化”出创新的广阔前景。 因地制宜,服务产业转型升级更快。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把区域协调发展的“存量”变为产业链价值链跃升的“增量”,需要下足功夫、践行担当。产业转型升级不是“一刀切”,需要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立足实际情况、因地制宜而变。胸怀“国之大者”,做好发展服务,需要有补短板、强优势、聚产业、兴经济的担当。要让企业的发展动能更足、筋骨更强,需要在深入开展调查研究、聆听企业切实需求的过程中,找准问题、精准施策,做到服务举措落实到位、量体裁衣。 荟聚英才,实现高层次人才量更多。人才是第一资源,“聚天下英才而用之”才能兴业兴域兴发展。揽人才,促发展,造高地,“强磁场”。要做好区域协调发展的人才工作,需要用心服务人才所需。一方面,要加快体制机制改革,为人才选育、评价等流程、环节探索更加符合新时代、新发展、新任务的方式方法,让人才能够“引得来”;另一方面,要倾听人才的落户安居、个人成长等方面需要,让人才能够“留得住”。优化服务质量,打造环境生态,才能让高层次人才“精兵良将”更多。 聚焦一体化、服务高质量,为区域协调发展注入动能,需要自身先追求“强、快、多”,做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大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