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是一个永久的话题。当和平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时,安全则变得更为重要,和平安宁的生活需要安全,经济的腾飞需要安全,时代的发展需要安全,切实推动“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真正入心入脑,切实转化为“事事心中有底”的行动力,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大局稳定。 增强忧患意识,筑牢思想防线。从源头解决存有侥幸心理、凭借经验办事、安全意识淡薄等问题。加强对人的安全教育,强化他们的安全意识,才是减少和避免安全事故的主要途径和解决办法。通过一系列措施增强人们的忧患意识和底线思维,筑牢思想防线。 落实主体责任、筑牢制度防线。抓好三个强化,强化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强化安全生产源头治理,强化宣传教育培训。实现“两个确保”,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免受重大损失,确保开发区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要营造安全生产氛围,加大安全生产工作的宣传力度,提高全民安全意识。严格落实安全生产工作“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要求,坚持“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的原则,纵向到底、横向到边严格落实责任。 狠抓整改落实、筑牢监督防线。重点有居民生活安全、交通安全、企业安全、食品安全、危险化学品安全、森林防火安全、防汛安全等等,要通过事故举一反三,在强化宣传的基础上,加强安全监管,发挥网格员的安全监管作用。扎实开展安全生产大排查大宣传大整治,做到隐患排查零死角,安全监管零盲点,安全失责零容忍;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营造安全生产人人有责、人人尽责的良好社会氛围。要管好管住,坚决不能松,做好问题摸排与整治工作,防患于未然,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安全防护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再完美的制度也会有漏洞,再精密的机器也会出故障,只有当公众的公共安全意识上升到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匹配的程度,才能从根本上降低公共安全事件发生的几率。虽然安全教育不断普及,公众掌握了更多的安全知识,但是公众安全意识依然匮乏:面对火灾、地震等灾难,民众往往惊慌失措,难以用基本常识自救。因此,必须增强群众安全意识,一方面要加强教育,不仅教授安全知识,更要训练安全技能,从而减少民众在灾害事故中生命财产损失;另一方面要加大监督处罚力度,为民众敲响“警钟”,让安全意识入脑入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