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力是人们认识问题过程中的一种判断能力、决策能力和执行能力,是意志、品质、境界的象征。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注重提高政治能力”的重大命题,并指出领导干部要增强政治定力、纪律定力、道德定力、抵腐定力,为领导干部提高政治能力指明了科学路径和正确方向。 坚守初心增政治定力。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政治纪律是最重要、最根本、最关键的纪律,政治定力是对一名党员干部最基本、最底线的要求。要从学纪、知纪、明纪、守纪入手,准确把握党纪学习教育的目标要求,重点在学习贯彻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上下实功、见成效,紧紧围绕党的“六大纪律”逐章逐条学、联系实际学,结合身边的典型案例以案说法、以案促改,通过谈心得、话警醒、聊打算,锤炼党性修养、提高理论素养,更加准确地掌握其主旨要义和规定要求。党纪学习教育是检验党员干部政治素质的“练兵场”,要通过党纪学习教育进一步站稳政治立场、把握政治方向,在大是大非面前立场坚定、态度坚决,在大风大浪面前无所畏惧、毫不动摇,引导党员干部在思想上排除各种干扰、消除各种困惑,提升政治免疫力和政治敏锐性。 增强纪律定力,就要把纪律挺在前面,在任何情况下,都不逾越纪律的底线和红线。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指出:“领导干部工作上要大胆,用权上则要谨慎,常怀敬畏之心、戒惧之意,自觉接受纪律和法律的约束。”领导干部要始终坚持不逾矩、不越轨、不放纵,做到慎独慎微,始终心存敬畏、手握戒尺。 明德惟馨增道德定力。不矜细行,终累大德。道德定力是党员干部的重要“软实力”,要自觉培养高尚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经常接受优秀传统文化熏陶,坚守道德标准、履行道德义务、彰显道德品行,将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内化为精神追求,外化为实际行动。加强道德修养是十分重要的人生必修课,要通过党纪学习教育,养成共产党人的高风亮节,时刻对标对表,同英雄先烈比境界、同先进模范比工作、同基层群众比俭朴,坚定守好做人、处事、用权、交友的底线,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做到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用实际行动赓续共产党人精神血脉。 增强自我监督意识。权力的监督机制不健全、监督乏力是导致腐败现象的重要原因。但无论是何种形式的监督,都是外部的约束,关键要靠领导干部增强自我监督意识。如果一个领导干部不能自觉接受监督,不愿进行自我监督,一旦主观心理动机与外界可利用的客观条件相结合,就会独断专行、滥用权力,以至以权谋私,搞权钱交易。领导干部要练就“心不动于微利之诱,目不眩于五色之惑”的抵腐定力,就必须从自身做起,净化自己的社交圈、生活圈、朋友圈,注重家庭、家教、家风涵养,洁身自好,志存高远,淡泊名利,不为虚名私利所缚,不为物欲浮华所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