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国必先治党,党兴才能国强。党的二十大深刻总结全面从严治党十年磨一剑的历史性成就,进一步要求全党时刻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这是我们党从所处的历史方位、肩负的使命任务、面临的复杂环境出发,深刻把握党的根本性质和党情发展变化,对新时代新征程全面从严治党提出的新的重大命题。 在二十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从中国共产党与强国建设、民族振兴的互促关系、全面从严治党与自我革命的共生关系等维度,科学总结了全面从严治党的基本经验,深刻阐述了党的自我革命重要思想,明确提出了“九个以”实践要求,特别是“以解决大党独有难题为主攻方向”,为驰而不息推进党的自我革命指明了方向。 把解决大党独有难题作为新时代党自我革命的主攻方向,主要依据是大党独有难题涉及的不是局部问题,也不是细枝末节的小问题,而是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方向性问题、全局性问题、根本性问题。在二十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将大党独有难题概括为“六个如何始终”,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的清醒和坚定,同时也给中国共产党推进自我革命提供了具体场域。 “如何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涉及的是使命型政党的核心问题,而初心使命又是构成兴党、强党的关键要素。所以从这个角度讲,把解决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问题作为新时代自我革命的主攻方向之一就具有了必然性。 “如何始终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涉及的是超大型政党面临的关键问题,即党中央有无权威的问题,如果不能有效解决这个问题,党员口无遮拦、乱说一通,党员干部各行其是、为所欲为,那么党的队伍纵然十分庞大,也终究会沦为一盘散沙。苏联共产党的垮台就是一个典型例证。 “如何始终具备强大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涉及的是政党长期执政面临的突出问题,即有无能力解决本领恐慌问题,而这个问题解决的好坏,关乎执政党的核心战斗力,深刻影响执政党的生命力。 “如何始终保持干事创业精神状态”,涉及的是政党长期执政面临的尖锐问题,即能否跳出“历史周期率”的问题,如果不能就此给出有效答案,就有可能出现“树倒猢狲散”、人亡政息局面。 “如何始终能够及时发现和解决自身存在的问题”,涉及的是政党长期执政面临的严峻问题,即是老态龙钟还是青春焕发的问题,这个问题解决的好坏,关乎政党的形象,进而影响政治认同、政治整合和政治忠诚。 “如何始终保持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涉及的是政党长期执政面临的棘手问题,即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还是立党为私、以权谋利的问题,而这个问题的要害在于“为了谁、依靠谁”,核心在于“为谁用权”以及“谁来监督用权”,如果这个问题解决不好,民心就难以聚集、腐败的毒瘤就难以根除,最终势必会危及执政的合法性基础。 总之,“六个如何始终”揭示了大党独有难题的特点,在于一党执政独有、大党长期执政特有、大党在大国执政一时难以解决,所以有必要将其列入主攻方向,集中力量予以突破。 坚决打赢反腐败斗争攻坚战持久战。腐败是危害党的生命力和战斗力的最大毒瘤,反腐败是最彻底的自我革命。全面从严治党,必须把反腐败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当前,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遏制增量、清除存量的任务依然艰巨,只要存在腐败问题产生的土壤和条件,反腐败斗争就一刻不能停,必须永远吹冲锋号。在不敢腐上持续加压,保持反对和惩治腐败的强大力量常在,坚决防止领导干部成为利益集团和权势团体的代言人、代理人。深化整治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源富集领域腐败,坚决惩治群众身边的“蝇贪”。在不能腐上深化拓展,前移反腐关口,深化源头治理,加强重点领域监督机制改革和制度建设,健全防治腐败滋生蔓延的体制机制。在不想腐上巩固提升,更加注重正本清源、固本培元,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坚持系统施治、标本兼治,实现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一体推进,把党的伟大自我革命进行到底,通过不懈努力换来海晏河清、朗朗乾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