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31日二十届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中,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发表题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推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的讲话,总结新中国成立以后特别是新时代以来民族工作的重大成就,分析当前民族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挑战,研究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问题。 一、提高思想认识,铸牢民族共同体意识 理想信念是立党兴党之基,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和安身立命之本。中国共产党是牢牢依靠共同革命理想凝聚起来的先进政治组织,纵观我党不屈不挠、踔厉奋发的伟大征程,始终贯穿着无数中国共产党人的努力奋斗。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更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和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必须时刻坚持民族共同体意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牢牢树立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切实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坚定理想、锤炼党性、指导实践和推动工作的强大力量,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坚持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 二、提升政治站位,完善民族共同体理论建设 广大党员干部必须经受思想上的淬炼、精神上的洗礼,始终保持“求知若渴,孜孜不倦”的学习态度,把真学实学作为一种责任,把勤学善思作为一种追求,系统化、规范化深入学习党的先进理论知识和最新成果,深刻领悟思想精髓,准确把握核心要义,不断提升思想境界、加强党性锻炼、丰富内心灵魂。在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体系建设过程中,理论是意识形态的基石,理论研究越深入,对意识形态的支撑就越坚强有力,因此,我们要进一步提升政治站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体系,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 三、坚定文化自信,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党的二十大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这一重大命题。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从党的民族工作来看,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必须顺应中华民族从历史走向未来、从传统走向现代、从多元凝聚为一体的发展大趋势,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同构筑精神家园相结合,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同构筑精神家园相结合,时刻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充分发挥中华民族文化的阵地作用,团结一切同心向前的力量,敢为、敢闯、敢干、敢首创,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奠定坚实的精神和文化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