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3820”战略工程的“为民情怀” 近日,央视《新闻联播》的系列报道《“3820”战略工程启示》,生动再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在领导福州现代化建设进程中情系人民、躬身为民的历程和沉甸甸的民生牵挂。党员干部要从“3820”战略工程中读懂“正确政绩观”,在“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中站稳人民立场、在“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中提升服务本领、在“纾民困、惠民生、暖民心”砥砺便民成效。 为人民服务,要做到“纾民困”。从在宁德推行“四下基层”制度到在福州开展“四个万家”活动,习近平同志始终大力倡导、带头践行群众路线,亲力亲为解决闽江连家船民搬家上岸问题、推动苍霞棚户区改造、建设“菜篮子”基地等,这些无不是对“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生动诠释。1992年至1995年,福州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幅26.6%,四年跨越三个百亿台阶。“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承载的是铺路奠基、传棒接力的崇高使命,要求党员干部以一张蓝图绘到底、一锤接着一锤敲的定力推进工作,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保持耐心、恒心,把我们的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为人民服务,要做到“惠民生”。从“以侨引侨、以侨引台、以侨引外”,开发50平方公里元洪投资区,到自建长乐国际机场,全面推进深水码头、高速公路、城市快速路等一批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再到福州保税区、融侨经济技术开发区等迅速崛起,福州市的一二三产业都蓬勃发展起来,“3820”规划的实施,采用扩大开放,盘活了福州经济,增强了城市竞争力。要达到“3820”战略工程的成效,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事,而是需要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体现的是工作标准,折射的是为民情怀。让人民生活幸福是“国之大者”,是我们不懈追求的目标。 为人民服务,要做到“暖民心”。知民情方能解民忧,暖民心才能聚民心。党员干部要从“3820”战略工程中读懂为民初心,正确回答“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这几个根本性问题,找对奋斗方向。群众遇到难事、着急上火的时候,要及时出现、雪中送炭。加快建立健全科学高效的解决民生问题的制度机制,让人民群众从主题教育中切切实实看到新变化、得到真实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