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现代化开启,党员干部要“坚持发扬斗争精神”,就必须砥砺志气、骨气、底气,让志气更坚、骨气更硬、底气更足。唯有这样,才能砥砺斗争精神,坚定斗争意志,提升斗争艺术,增强斗争本领,走好新的赶考之路。 强化思想淬炼,砥砺“直挂云帆济沧海”的志气。志气靠修炼,需立于高远。涵养志气,必须坚定理想信念。“树无根不长,人无志不立。”要遵循“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钻什么精什么”的原则,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如饥似渴学习,一刻不停提升,练就“开口能讲、提笔能写、遇事能办”的“金钟罩”,解决为什么而斗争、为了谁而斗争的思想认识问题,在学思践悟中淬炼思想之魂、深扎信念之根、把稳思想之舵,真正做到悟于心、践于行、落于实。 强化政治锤炼,砥砺“千磨万击还坚劲”的骨气。骨气靠磨炼,需玉汝于成。增强骨气,必须赓续红色血脉。要传承优良传统,从党的百年奋斗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向榜样看齐、与先进对标,弘扬严于律己和敢于斗争的优秀品格,在慎初慎独慎微中涵养“越是艰险越向前”的英雄气概,“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昂扬斗志,“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操守气节,让骨气充盈新征程。要锤炼拼搏之心,永葆拼搏之态,激发拼搏之力,淬炼“铁肩膀”,挺起“硬脊梁”,练就“真本领”,朝着问题走,迎着困难上,顶着压力干,大是大非面前旗帜鲜明,大风大浪面前立场坚定,大战大考面前无所畏惧。 强化实践锻炼,砥砺“会当击水三千里”的底气。底气靠历练,需深自砥砺。涵养底气,源自常态学习。党员干部作为党和国家事业的中坚与骨干,既要有会干事、干成事的本领能力,又要有想干事、敢干事的使命担当。强底气,就要沉下心、躬下身,下沉一线、足履实地,既要“身入”又要“心入”,始终与人民群众打成一片,把心思集中在“想干事”上,让脚下多沾泥土,让身心多接“地气”。要以“乡土气”的形象融入群众,以雪中送炭的暖心和雨中打伞的贴心,细话“家长里短”,详聊“柴米油盐”,实办“急难愁盼”,在人民沃土中厚植情感、增长才干、增强本领、诠释底气。(贵州省从江县翠里瑶族壮族乡人民政府 杨文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