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是人类特有的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是人类主观能动性的高级表现形式。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高度重视科技创新。2023年,党中央和国务院首次开展“国家工程师奖”表彰,共有81名个人获得“国家卓越工程师”称号、50个团队获得“国家卓越工程师团队”称号。这充分说明我国对于创新人才的重视和肯定。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文明发展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力的民族是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 心怀“国之大者”,创新要坚守魂和根。所谓“国之大者”,就是包括涉及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人民的幸福安康、社会长治久安的大事。科技创新是在世界的赛道上奔跑,在国际的交流、学习等技术、工作中,要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要记住创新是为了中华民族的未来,坚守创新的魂和根。要培养创新人才为了“国之大者”奋斗的坚定信念,树立为人民做学问的理想,自觉把科技创新的追求同国家和民族发展紧紧联系在一起,在诱惑中毫不动摇,努力多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研究成果。 具备“十年磨一剑”的决心,科研要守得住寂寞。曾经,创新对于我们来说是从0到1的艰难,市场被外方高度垄断,没有现成的资料、技术可以学,只能靠自己摸索、探究,其次缺少专业人才,而且人才难得又易失。现在,我们又面临关键技术“卡脖子”问题。科研意味着一次次不停地尝试、失败,意味着在实验室里寂寞的坚守。一方面,广大科研人员要有守得住寂寞的决心,有毅力有信心地推进研究;另一方面,要加快科技体制改革步伐,破除一切束缚创新驱动发展的观念和体制机制障碍。例如,某些大学取消每年对研究人员的考核指标,鼓励人员“十年磨一剑”,十年考核一次,给予研究人员充分的时间和精力。 弘扬自主创新、自立自强的精神,传递模范引领的正能量。广大的科研人员是默默耕耘的一批人员,他们没有娱乐明星显眼,但他们却为祖国、为人民贡献了自己的青春,耗尽了自己的精力,这种自主创新、自立自强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要积极在各类媒体上宣扬为科技创新作出贡献的人员,为创新模范颁发奖章,传递模范引领的正能量,营造一个全民崇尚科技创新的“追星”正能量环境;鼓励中小学积极参加科学创新课程,鼓励各行各业积极为科技创新做贡献,创造一个利于科技创新的良好环境,激发我国的巨大创新潜能。 我国已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是每一个中国人肩负的使命之一。实现我们的奋斗目标,高水平自立自强是关键。创新是关键。创新决定了我国能否成为世界科技强国,决定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能否迈出踏实的一步,让我们一同以创新之手,筑复兴之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