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4日,在第十个国家宪法日到来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作出重要指示强调,新征程上,要坚定维护宪法权威和尊严,推动宪法完善和发展,更好发挥宪法在治国理政中的重要作用,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坚实保障。 筑牢法治思维,维护宪法权威。维护宪法权威,就是维护党和人民共同意志的权威;捍卫宪法尊严,就是捍卫党和人民共同意志的尊严;保证宪法实施,就是保证人民根本利益的实现。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法治建设工作,把全面贯彻实施宪法摆在治国理政重要位置,把全面依法治国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推动我国法治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要通过有效的宣传,促进全党全社会尊崇宪法、学习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筑牢宪法根基,释放宪法伟力。 坚定宪法自信,涵养法治信仰。坚定宪法自信,践行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是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社会稳定繁荣的必由之路。唯有全社会都自觉尊崇宪法,营造尊法守法的良好氛围,才能够更好地推进法治建设,构建更加公平公正、法治有序的社会环境。坚定宪法自信意味着对宪法的坚定信念和信任。宪法作为国家的根本大法,它的根基在于人民发自内心的拥护,它的伟力在于人民出自真诚的信仰。近些年国家设立宪法日,实行宪法宣誓制度,深入开展宪法教育,就是维护宪法权威,涵养法治信仰,让宪法精神厚植人心,让法治信仰蓬勃生长。 弘扬宪法精神,传播法治文化。法者,天下之程式也,万事之仪表也。弘扬宪法精神,要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一体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坚持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一体发力,以更加坚定的法治信仰奋勇前行。要加强宪法理论研究和宣传教育,不断提升中国宪法理论和实践的说服力、影响力,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讲好中国法治故事,抓住青少年、网民等重点群体,抓宪法纪念、宪法宣誓、宪法教材建设等重点载体,抓学校、社区、媒体等重点阵地,持续深入开展宪法宣传教育。要加大全民普法力度,注重公民法治习惯的实践养成,促进人民群众广泛参与法治,用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的实践教育人民,教育引导群众依法维护自身权益,做到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不断增进全社会对宪法和法律的尊崇和信仰。
|